淹城遗址独一无二 奄国或春秋中期迁出(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淹城遗址独一无二 奄国或春秋中期迁出(图)(2)
2010年04月21日 11:26 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挖掘独木舟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经C 碳-14测定,独木舟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似乎与西周奄国时代有关。如果认定独木舟属于西周晚期或春秋时期,那么,淹城古遗址就很有可能是在那个时期筑建成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学者卫聚贤和陈志良在《奄城访古记》中曾记载:“今常州城南二十里许有奄城遗址,亦作‘淹城’。”他们认为淹城是古奄国的领地。

  据《 越绝书》 记载:“ 毗陵县南城,故古奄君地也。”意思是说,毗陵县的南城是古代奄国的国君居住的地方。

  奄,是商代后期的一个古国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曲阜旧城东。

  相传奄君在周成王时期与商代后人武庚勾结,发动叛乱,被周所灭。据史籍记载,奄国在周公东征时其国都曲阜被灭,奄君也被周公所杀。周公不但杀了奄君,而且还将奄宫毁掉,并在原基地上挖掘成一个池塘,由此可见破奄的不易和恨奄的至深。

  奄国被灭后,奄的一部分人做了鲁国的奴隶,奄的贵族和一部分民众为求生存,南迁到淮夷旁,也就是今天的淮河下游一带 ,重新建都定居,经奄新君的苦心经营,国力大增,再次联合两个小国反周。此时,周成王正式执政,并且亲自征讨奄国,奄国再次被灭。

  战败的奄国,越过长江迁至江南定居。 而目前江南发现的春秋之前的古城池遗址中,与奄有关的只有淹城遗址。淹城出土独木舟的年代,与奄南迁定居时间相吻合。

  □如果证明淹城古遗址就是奄国的领地,考古工作者还要寻找更多的证据。

  淹城内外,散布着上百个土墩,其中有三座土墩最大。民间传说,这三个土墩分别叫头墩、肚墩和脚墩,它们是奄君女儿的墓,考古工作者首先对头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结果显示,头墩是一座东西长20米、南北宽6米的大型积炭墓,墓中棺椁葬具均已朽尽,唯有朱红漆皮依稀可辨。

  根据现场分析,专家认为这个墓里可能使用了棺木一类的葬具,只是因为年代久远,棺木已经腐烂掉了,仅剩下漆皮。另外,在整个墓的底部,发现了大量的积碳,积碳的厚度达到50厘米左右。木炭的主要作用是防潮跟防虫,头墩墓的出土表明,这个墩子的性质是墓葬,同时这座墓葬出土文物之多,规模之大,是目前所发现的墓葬中间所没有的。

  随葬器物集中在墓室的西端,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等近300件。这是同时期同类型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而从淹城挖掘的珍贵文物中还有七件套编钟、三轮铜盘等大量青铜器皿,足以能证明主人身份的非同凡响。

  通过考古发掘,从墓里出土了五六十个陶纺轮,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男耕女织。一般来说,纺轮出土于女性墓的可能性最大。

  发掘出的文物似乎与传说相吻合。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延伸,专家们对墓葬不禁产生了疑惑:比如山东的淹城南迁的话,肯定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批人,过来时候肯定是要带一批器物,或者有关的一些书、一些制作器物的技术等等,但是从整个考古材料看,没有找到任何与山东奄国有关的东西。

  不仅如此,考古工作者共清理出墓葬4座,出土的文物大多是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

  依据器物造型和纹饰判断,头墩大墓的时代,考古工作者将其定在春秋中晚期。而奄国属于西周晚期,据此可确定淹城头墩大墓的墓主不是奄国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