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锦绣计划”促贵州30万妇女“穿针引线”家门口就业

2015年11月24日 1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凯里11月24日电 (黄华)24日,记者从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业锦绣计划推进会上获悉,为期两年的“锦绣计划”取得的阶段性成果,30万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锦绣计划”启动于2013年7月,现已培育1000家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人民币(下同),30万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在家附近的企业做刺绣一个月能挣3000元钱,晚上又能回家带孩子。”在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本地绣娘杨昌昕一边刺绣,一边向记者者介绍她的工作情况。她正在绣的是一个电脑包,身边摆满了用少数民族刺绣技艺制作的纸巾盒,手提包等日用品。

  贵州省妇联主席罗宁说:“‘锦绣计划’的实施不仅让30万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提高了妇女在家庭的地位,让少数民族的妇女走出山区,增长了见识,积大地保障了妇女权益。未来五年,‘锦绣计划’将作为精准扶贫的计划重点实施。"

  “锦绣计划”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提升贵州省妇女的手工技能。自锦绣计划实施以来,贵州连续两年投资专项资金1500万元支持该计划,采用“公司+企业+农户+基地+旅游”的模式发展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促进贵州省的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解决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让贵州的妇女不离乡,不离土,在家门口实现脱贫致富。

  贵州民族大学世居少数民族研究所所员郜凯说,传统的少数民族刺绣是母亲送给子女的礼物,里面倾注了少数民族妇女情感和日常生活审美,这是机械化产品所不能取代的。“锦绣计划”的实施主动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让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存在于当下的生活之中,避免了只是保留在博物馆中展览的命运。“用绣娘亲手做的手工艺品包装机械化厂房里生产出来的电脑、手机等日用品会让人觉得亲切,相信精心做出来的手工艺品的市场也会非常广阔。”郜凯说。(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