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完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 加速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5年12月12日 2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兰州12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12日表示,甘肃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启动半年多以来,该省博物馆在258个的基础上增至385个,且各具特色,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也加速“活”起来。

  甘肃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第二次现场推进会12日在甘肃临夏召开。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表示,过去,大家来甘肃观光游览,无非就是莫高窟、嘉峪关、大佛寺、麦积山等几个可数的景点,并且点少线长,内容单一。但随着该工程实施,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类型日益丰富,特色更加明显。

  占据古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长度的甘肃,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2013年初,中国政府批复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连辑说,“历史再现”工程启动实施以来,甘肃各地在博物馆建设模式多元化、博物馆体系空间多维化和博物馆类型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突破创新,不断将新形态博物馆纳入文化大视野,使博物馆建设成为文物保护利用的助推器。

  对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甘肃而言,抢救保护和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职能之一。“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建设还有效加强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为民族团结进步搭建了文化纽带。

  连辑表示,甘肃“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显著增加,尤其是形式灵活多样的“乡村记忆”博物馆大量涌现,为甘肃丝绸之路游增添了亮色,为发展乡村旅游搭建了平台。如一些地方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参与农村生活新体验”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