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间环保志愿者葛玉修:愿在青海湖畔做一辈子志愿者

2015年12月22日 2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西宁12月22日电 题:民间环保志愿者葛玉修:愿在青海湖畔做一辈子志愿者

  作者 裴斐

  22日上午,青海大学学术报告厅内的大学生正低声讨论葛玉修提出的“青海省内有一种比大熊猫数量还要少的珍稀野生动物是什么”的问题答案。藏羚羊、黑颈鹤等答案均被葛玉修微笑示以错误。

  谜底揭晓,葛玉修向回答普氏原羚的学生赠送了自己的摄影作品,这一谜底的揭晓又引发了在场学生们的讨论。

  时值冬至日,对年逾甲子的环保志愿者葛玉修来说,今天更是一个对自己意义重大的日子,“四十五年前的今天,我穿上军装来到青海,今天在青海大学也是我第500场生态环保的演讲。”

  当日演讲展示摄影作品皆为葛玉修20年间所拍摄青海野生动物。从图片到视频,从普氏原羚、藏羚羊到未曾闻名的动物,雪地、沙漠、湖泊等“背景”交替而过,从向大学生们普及野生动物知识到呼吁生态环境保护,演讲进行三小时里,厅内近300大学生对葛玉修“路转粉”。

  葛玉修是中国民间环保人士,自1995年开始关注青海湖周边的生态情况,以撰写文章及配合相关图片为形式在各类报刊发表,呼吁保护环境,被誉为“青海湖鸟王”,因其首提出“中华对角羚”一谓又称“中华对角羚之父”。

  “在青海省军区服役期间,我开始接触摄影,起初只是拍摄战友留念、当地民族风情和军民关系。直到1995年,当我第一次到青海湖鸟岛,被万鸟竞飞的壮丽场景震撼了,从此我便与野生动物结缘。”葛玉修回忆,至今其去过青海湖200余次,19次踏足三江源,6次深入可可西里,风餐露宿,只为拍摄野生动物。

  “当听说青海湖有一种全世界只剩三百多只的珍稀动物,叫普氏原羚,我便非常感兴趣,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早晚蹲坑守候,终于幸运的拍到了。”伴随葛玉修摄影技术日渐精湛,他发现牧民用来划分区域的网围栏不仅阻碍了动物们的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狼、狐狸等天敌的威胁。

  于此,葛玉修开始从摄影爱好者转变为环境保护志愿者,他说,“我在工作和拍摄之余,用影像记录野生动物的美和危机,制作课件,走遍了多半个中国,应邀到社区、学校、机关、部队公益演讲。我认为人们只有了解野生动物,才能保护野生动物。”

  令葛玉修感到高兴的是,近年来青海官方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成效显著,上世纪九十年代只有300只的普氏原羚恢复到现在的千只左右。

  据了解,因葛玉修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不断地奔走和宣传,其先后成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特聘专家,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特聘环境教授,在2008当选北京奥运火炬手,下一步他还计划前往可可西里进行拍摄工作。

  葛玉修说,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工作“我也会一直做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为止。”(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