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诗意栖居背后的造梦之旅 中国莲都民宿经济迎风高飞

2016年04月12日 15: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诗意栖居背后的造梦之旅中国莲都民宿经济迎风高飞
莲都区古堰画乡景区,远山如黛,宛若仙境 李婷婷 摄
莲都区一民宿内的精致装修 李婷婷 摄
莲都区一民宿内的精致装修 李婷婷 摄

  中新网丽水4月12日电(记者 邵燕飞 李婷婷 实习生 李倩倩)“头枕瓯江入眠,闲看扁舟飘过,欣赏主人油画。这里山美水美,民宿更是一大惊喜。”刚刚过去的3天清明小长假,上海游客陈佩怡轻车熟路地来到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古堰画乡景区,并在微信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陈佩怡笑言,民宿带给她的惊喜太多,朋友圈的9张图远远不够。

  当江南的气息随着烟雨慢慢浸润到浙西南这片瓯江腹地,隐藏于环山中、状如莲瓣的山城,点缀于其中的一间间精致民宿也与漫山遍野的春色一同醒来。邂逅莲都民宿,好似走进一幕幕电影场景,不仅有体验式的,也有故事性的。这里,既是丽水民宿的先行地,也是创客先锋打造梦想的乌托邦。

  “民宿是龙头,做好民宿可以拉动多次消费,比如旅游、餐饮、交通、农产品销售等各行各业,带动百姓致富。”对发展民宿情有独钟的丽水市委常委、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感慨万千,他说,做一个民宿并不难,难的是做成产业。将民宿现象转化成民宿产品,以“民宿圈”带动“经济圈”繁荣,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旅游市场共拓、城乡融合,正是当地打造民宿产业的题中之义和落脚点所在。

  有一种生活叫“住在莲都”

  刘若英在一首歌里曾潇洒唱道:“什么事我最渴望,睡懒觉和不化妆,来到一个小村庄,一个人游荡……”歌词所描绘的生活,正与当下兴起的民宿游高度契合。起源于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民宿旅游,被人形象地称为“隐匿着的一方惬意”,可让人们找到回归自然的体验,感受不同的乡土风情,愉悦、放松身心,并以此在近30年来成为全世界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业态。

  “民宿经济是当下千载难逢的机会,乡村要焕发生机,农业要增收,要靠民宿经济、靠乡村旅游。”葛学斌如是说道。在很多人眼里,葛学斌是个对发展民宿情有独钟的地方官员。他认为,民宿经济是工业化后期即逆城市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必然现象,“发展民宿经济既是生态资源富集地区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改变乡村的重大推手,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

  四月是江南烟雨季,踏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街路面上,古堰画乡老街在烟雨朦胧的氤氟下宛如一个少女,纯情而又缠绵。清澈的一泓瓯江水静静流淌,排排古树在清风中摇弋,不时还能看到银发老人或神态悠闲地在古城中漫步,或独坐在屋檐下若有所思。

  清明小假期,上海游客陈佩怡带着背包,轻车熟路地来到坐落在古街上的“画中游”民宿,并与老板陈金仁亲切打了招呼。“提前2个月在网上预定,还在微信上和老板反复确认,才抢到了一个房间!”陈佩怡笑着告诉记者,她可以在民宿露台上看到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一段景色,最享受的则是这里“晚上枕着水声入眠,早上伴着鸟鸣醒来”的生活状态。

  老式楼梯、油画作品、书架草帘……“画中游”可谓是古堰画乡民宿探索的先行者,老板陈金仁本是福建莆田画家,10年前到古堰画乡景区开了一家画室。3年前看到当地鼓励发展民宿,便把画室空余的8个房间做成民宿,设计了与山水融合的主题房间。现在,他的民宿旅游旺季入住率达到90%以上,节假日更是要提前一两个月预定。

  古堰画乡不仅仅是游客的天堂,更是乡村创客的新天地。今年50岁的原啤酒厂工人陈勇平是莲都碧湖镇人,此前他花了3个月时间将租来的楼房装修一新,打造了一处土色土香又不失雅致的特色民宿,平常也总是“一铺难求”。“谁能想到现在这里这么热闹,以前大家都不知道啥叫民宿,但现在,浙江、上海和江苏的游客一有空就往我们这跑,一住就是好几天。”陈勇平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如今一年近20万的收入,让一家人吃穿不愁,“以后就打算守着这家小店过日子了!”

  民宿经济发展让农村最大限度地浸润在市场经济之中,也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莲都区共发展农家乐(民宿)经营户284家,客房1613间,床位3126张;当年新增床位数超过了历年来床位数总量的两倍多。同时,去年该区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194.96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06%和50.31%,成为丽水市推进民宿经济发展的典型。

  有一种体验叫“个性莲都”

  两长两短的浴巾外加脚垫,进门刷卡取电,桌上放着方便面和红茶可乐扑克,放眼城市的宾馆酒店,千篇一律的布局显得中规中矩,却少了情愫投入。而时下的民宿游之所以火热,正是为人们找到了情感依托的“归宿”。

  拥有500多年建村历史的畲族古村利山村是莲都区一个特色明显的村落,走在村子里,一眼望去是整齐统一的“小青瓦、马头墙”建筑,墙面上绘着凤凰等畲族图案,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畲家风情。

  发出吱呀声的老式木椅、竹编的花盆与灯罩、落地灯的暖黄色灯光隐隐透出镂空的花窗,窗棂之外便是连绵不绝的山峦,以及白墙青瓦一弯荷塘……利山村口有一间民宿叫“云上伊人”,其以莲文化为主题,10个房间均采用古典清雅的装修,点滴之中营造出悠然情调,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吸引了一批忠实的顾客定期前来光顾。

  这家店的民宿管家康少,是个刚毕业的年轻小伙。2015年底,他从农户手中把房屋接管过来,布置装饰一新。酒店管理专业的他丝毫不觉得回农村创业是一件“没有前途”的事,相反他对未来信心满满:“我们的客户群主要针对上海杭州等地的中高端客户,预计一年销售额能达到30万。”

  同样,在2012年因看中利山的好环境而前来投资的丽水市年利来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董事长徐光年看来,莲都民宿拥有很强的旅游生命力。“莲都没有大景,但处处是景。”走过许多地方的徐光年评价,与传统的旅游城市相比,莲都区没有大山大河给人以壮阔波澜的雄伟之感,但这里的秀山丽水,以及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古建筑,给人一种隐于世外桃源之感,“更适合度假式旅游的发展”。

  他说,眼下游客到景区很多属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啥都不知道”的状态,“简单来说,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了。”然而,莲都这种慢生活体验型的旅游,随季节变化的风光,会让游客来得“上瘾”。

  同时,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东西岩内的沙溪民宿主题村落,民宿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在这里,能让游客看到古村落的原始风貌,也能看到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还能一睹沙溪畲寨风情。

  利山和沙溪只是莲都区发展民宿经济的一个缩影。在葛学斌看来,民宿的发展,重点在于对其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这样才能“留住人”。

  因此,莲都区去年启动的12个民宿(主题村落)特色村,每个村都邀请专家团队,根据各村自然景观、村情民俗、人文历史及产业特色,植入、提炼一个主题,把村落特色做到极致。尊重自然、传承文脉,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推动传统村落向大健康主题村落转型,留住一方乡愁,富裕一方百姓。

  山垄、小溪、田野,原先还是荒凉寂寥,无人问津,现在却是万象更新,一个个主题凸显并充满活力的民宿展现在人们面前,原先已经衰落冷寂的村落也发展成为生机盎然的民宿旅游专业村。如今,莲都乡村民宿实现了从内外到“美”起来,当然,这里吸引游客的不只是民宿,还有“打麻糍”“编草鞋”等各种民俗体验,以及“篝火晚会”等民俗活动,让都市游客体验别样的乡村年味,感受对于故乡千丝万缕的乡愁、乡恋和乡情。

  有一种创客叫“莲都农民”

  “民宿是龙头,做好民宿可以拉动多次消费,拉动旅游、餐饮、交通、农产品销售等各行各业,带动百姓致富。”葛学斌强调说,做一个民宿并不难,难的是做成产业。在他看来,发展民宿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应把乡村、农业、旅游、文化以及当下流行的创意经济、文化创意融合起来。

  正是意识到这点,莲都区当地政府不断思考如何将民宿现象转换为民宿产品,再把民宿产品集聚做成民宿产业,最后进一步拓展提升,形成以民宿为主导的乡村经济,实现农村像景区,农民向创客的转化,真正让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农民变富。

  在丽水古堰画乡坪地半岛,有一家叫“小楼”的民宿,这间民宿的主人是来自重庆的一个叫“夏小楼”的姑娘。在夏小楼看来,游客来旅游,住宿仅仅是一次消费,在这乡土气息浓郁的美丽环境中,还可以产生二次、三次消费,比如冬挖笋、春采茶、夏踩莲、秋爬山,这些都可以由民宿的经营者来提供,从而把民宿的收入链条可以拉得更长。

  原利山村驻村干部孙聪龙则介绍,目前在利山,包括在民宿里出售的野兔、土鸡、茶叶、竹笋等农产品十分受城市游客青睐,“下一步利山在发展民宿经济的同时,会将农民的生态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做‘民宿+农特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葛学斌眼里,民宿旅游,把需求旺盛的消费者群体和消费市场吸引到农村家门口。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圴可成为乡村旅游的延伸内容。通过民宿大平台,农村一二三产业能得到融合发展,农民也能成为创客。

  “莲都将要围绕‘乡愁能不能成为经济’的命题,打好‘乡愁、乡情、乡思’品牌,大力发展民宿经济,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莲都成为丽水乃至浙江民宿经济发展的领跑者。”据葛学斌介绍,莲都区将全面加快民宿特色村创建步伐,2016年将建成1个农家乐综合体,培育20个民宿特色村,5个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50个三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床位达到6000张,实现全区游客接待人次增长30%以上、经营总收入增长40%以上的目标。

  在一个个让人诗意栖居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背后,则是当地以“民宿圈”带动“经济圈”繁荣的一场“造梦之旅”。(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