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蓝”:不唯经验 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2016年04月15日 15: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兰州4月15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 崔琳 冯志军)“兰州蓝”一词,去年以来几度走红,网友热议地处西北内陆的省会城市兰州--继《读者》杂志、牛肉面后,又多了一个“新标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甘肃团代表、甘肃藉委员亦频频被记者追问解读治污的“兰州经验”,媒体以“‘兰州蓝’惊艳世界、‘兰州蓝’是怎样炼成的”等为题做了系列报道。

  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有学者分析指出,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兰州市GDP仍然保持了高增速,产业结构的优化作了很大贡献。环境治理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之一,兰州也因此取得了发展和环保“双赢”。

  “治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兰州曾以长期位列“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倒数”而被诟病,甚至民间传言“这是一座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兰州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武卫红说,在20世纪50年代,兰州是西北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布局偏重,而黄土高原一端的西北自然降尘量极大。

  据监测,2012年,兰州市每平方公里降尘超过20万吨,邻省陕西咸阳是9吨。“自然禀赋不同,这里的‘蓝’也非能和高原的蓝天相比,但‘兰州蓝’确实是干部群众坚持、努力不懈的成效。”武卫红说。

  自2001年开始有监测记录以来,按照老标准,兰州市优良天数仅100天左右,尤其冬天采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的污染最为严重。兰州市环保局副调研员吕朝文说,燃煤是当时污染最大的“元凶”。为此,2011年开始,该市启动了一场“双清零”的行动,即原煤散烧煤供热锅炉及其污染物的清零,行动持续两年,兰州首次摘掉“黑帽子”,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

  事实上,正如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所言“治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据规划,2016年兰州市拟治理污染项目260个。

  虞海燕曾多次公开介绍,从2012年开始,该市重点采取了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八方面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其中,对老城区工业污染源采取“改、停、关、搬”措施,对210家高排放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城区三大电厂污染物排放量下降60%以上。此外,重点从“治、管、控”入手减煤量、控煤质,改造锅炉,调整城市能源结构等措施。

  为助力兰州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兰州投入了80辆新能源车,其中55台插电混合动力公交车,25台纯电动公交车。

  兰州公交集团技术处处长姚毅介绍,电动公交车噪音比常规公交车低很多,而且尾气零排放。

  作为全国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之一,2015年,兰州还推出500辆电动出租车经营权指标纳入到出租汽车的总体投放计划。

  在兰州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联动治理污染的“漫漫长路上”,各单位和企业都遵守“全行业提标治理”、“行业性谁污染谁治理”等等措施。该市还出台了系列关于治污的地方法规和条例,以全面打赢这场“空气战”。

  例如,对高排耗、高污染企业实行冬季限产、停产等措施,对工业设备落后的小型企业、落后产业进行淘汰、关闭或取缔。此外,还有工业企业搬迁。吕朝文强调:“搬迁不是‘一搬了之’,而是优化升级。”

  兰州治污之路从未停止。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兰州市获得了“今日变革进步奖”。全国许多污染城市亦慕名前来交流学习。武卫红说,“兰州经验”就是不断摸索,结合自身的特点,不一定全部适用于其他城市,但有一点,就是需要狠抓落实、转变干部作风以及细节创新。

  控污“网格员”:单日步行半程马拉松

  控污举措中,兰州市推行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将市区划分为1482个网格(楼院、小区),实行市、区、街道三级领导包抓,把大气污染防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进入4月以来,兰州春色明媚。但对于57岁的治污“网格员”刘明亮来说,冬季“控污”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地享受春景,单日累计近30公里的步行巡查仍在继续。

  走街串巷、洒水降尘、提醒劝阻……刘明亮每日的工作多依靠腿和嘴来完成。不过在他看来,这项并不起眼的工作更多注重于“实干”,而要扭转当地民众长期习惯了的取暖方式以及吃烧烤等生活习惯并非易事。

  “一天里,我们最多将近走30公里,早上走五六圈,下午走五六圈,每圈三公里,这是常态情况。”刘明亮每天要对自己所负责辖区的环境质量进行反复地巡查和控制,不仅是对冬季煤炭取暖、户外烧烤等明火的严格管理,哪怕是大风掠过扬起的阵阵灰尘也会被他视作“如临大敌”。

  和无数个整日不停奔波在大街小巷里的治污“网格员”一样,刘明亮知道,作为治污的重要一环,兰州空气质量的持续好转有着他们的一份“功劳”,不过他更在意身边民众给予的肯定。“以前身边的气管病患者很常见,这几年越来越少了,这是普遍的感受。”他笑言,四年来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感慨。

  环保督查员的“心酸”与“荣耀”

  除了一系列的举措外,兰州的“环保督查”亦是一个“重要环节”。

  “远离家人、驻守一线、加班加点、半夜出动、吃住在监管区域内……自从事治污督查后,这些就成了‘家常便饭’,民众对蓝天的期盼就是每位督查员的努力目标,由不适应到光荣坚守的转变源于‘忠诚担当’。”52岁县级干部路建青,是兰州大气污染督查岗位上的一员。

  路建青的配偶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治病事宜因其目前岗位性质一拖再拖。“兰州市的空气质量变好了,我们个人的生活受到一些影响又有什么关系呢?”

  谈及此事,路建青简短表示:“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家里或多或少会遇见一些‘难事’,妻子的病需要手术,但术后需要亲人长期护理照顾,工作方面还暂时脱不开身,全家商量后决定先克服一段时间,等我的督查任务结束后再好好处理。”

  “没有治污铁腕督查,‘兰州蓝’便无从谈起,也实现不了。”从2013年起,铁一样的督查落实,贯穿兰州治污工作的各环节、各层面、各领域,督查室地位升格,不再只是政府下辖的二级单位。

  2013年9月,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重组,系正县级建制,核定编制34名,下设7个工作处室,分别对口负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还在县区设立了5个驻区治污工作组,常驻近郊四区全天候开展治污督查工作。

  此举旨在整合有限的督查资源,改变以往因单打独斗、推诿扯皮、层级过多导致的力量分散、作用有限问题,能够攥着拳头完成更加急难险重的督查任务,形成扁平化的督办态势,使所有决策能够得到点对点、背靠背式的督促落实,使所有问题和事件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发现和处置。

  “我们的手机下载有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实时数据,所有一线督查人员都养成了随时随地看空气指数的习惯,即便是在夜间,也得定点查看,一旦发现污染源便立即前往处理。”督查室督查一处处长陈耀龙坦言,他的血压会随着空气指数的升高而升高,天气优良时心情也格外轻松。

  陈耀龙常常和督查人员共勉一句话:“一份能够让300万民众健康受益的工作,是大善之举。我们应该为有这样机会而感到庆幸,因为我们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是沉甸甸的收获。”

  目前,兰州市督查室共有干部职工164人,人员由四部分组成,除去负责督查室日常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的34名正式在编人员外,还包括40周岁以下正科级实职干部50名;“80后”年轻正科级干部20名;每年从全市各县区各部门推荐的60名县级干部,以免职脱岗培训的方式参与督查工作,这也成为当地在干部培养方面的创新之举。

  “每天来回巡查工地7至8趟,重点管控施工现场100%围蔽,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地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压尘,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来自兰州市城管执法大队东岗西路执法中队监督员宋炬,日常主要负责工地监管,他们的团队采取24小时不间断值守,在岗位上的时间远远超过回家吃饭睡觉的用时。

  治霾经验的探索更多在于坚守和坚持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在《人民网》“2016年两会热点调查”中,环境保护和居民收入、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民生热点同时跻身民众关注的“十大热点”。在今年两会上,“如何治霾降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其中,已见成效的兰州治污模式为时下提供一种新思路。

  甘肃省和兰州市官员曾在公开场合多次举用一组数据说明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百姓获得感”:2013年到2014年的冬天,兰州市呼吸道疾病就诊率下降了27.3%,就医费用下降47.4%;2015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52天。

  “兰州治污的关键在于铁腕治污,在于问责机制,空气质量改善是个持久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参与者表示:事实上,制度早就有,只是近几年“铁腕推行,干部群众坚守、坚持”。他们中很多人认为,“兰州蓝”谈不上什么独家经验,而更愿意当成一种精神,一种“生活在兰州这片土地上的官民、政企和老百姓齐心协力、为此付出代价而坚持不断治理的精神”。(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