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甘肃“杏花村”无人识遇到尴尬 大接杏借电商闯世界

2016年07月13日 00: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甘肃“杏花村”无人识遇到尴尬大接杏借电商闯世界
    7月12日,由东乡县杏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办,当地政府协办的唐汪杏子采摘月活动启幕,旨在吸引外界游客采摘品尝杏子,吃农家饭,住宿度假,尽情享受“陇上杏花村”的田园生活。图为杏园。 崔琳 摄
图为东乡唐汪杏园。 崔琳 摄
图为东乡唐汪杏园。 崔琳 摄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记者 崔琳)进入7月,被誉为“陇上杏花村”的甘肃东乡县唐汪镇里六千余亩大接杏进入采摘季,因生长于略含盐碱的红砂土之上,且当地渠水自流灌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呈现出个大、皮薄、肉厚、质软、纤维极少的特性,自明清以来便久负盛名。

  “我们唐汪大接杏最大可达150克,尽管品质上乘,但是经常会遭遇‘无人识’的尴尬。”唐汪镇镇长杨志军坦言,由于保鲜能力弱、销路不畅、深加工不发达等多种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确定为支柱产业的唐汪杏果业实际上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早些年,大接杏、包核杏、早杏等比较出名的品种也烂在地里,难逃厄运。

  7月12日,由东乡县杏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办,当地政府协办的唐汪杏子采摘月活动启幕,旨在吸引外界游客采摘品尝杏子,吃农家饭,住宿度假,尽情享受“陇上杏花村”的田园生活,通过农业优势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方式,让唐汪大接杏真正"火"起来。

  杏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克军表示,唐汪镇的杏果向来收成好,烂在地里的主要原因为销售渠道不通畅。为此,该社自去年起便带头尝试电商销售,全县网上售出杏果6.5吨。在此基础上,该社今年与邮政局、顺丰快递合作,对唐汪杏子采用保鲜包装,快递航运方式销售,目前唐汪杏子已销往北上广等国内一二线城市,并远销马来西亚、沙特等海外市场。

  “我家种植杏子30多年以来,就属今年行情好!”唐汪镇马巷村农户马万林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称,前些年唐汪大接杏并不出名,每逢采摘季农户们就得赶班车去周边城市叫卖,交通所限,常常簸坏很多杏子,1000至2000斤的杏子仅卖出去2000多元的价格,损失很大,渐渐地种植热情也小了。

  马万林说,今年他家的两亩杏园共收获4000斤杏果,目前已销售了3000多斤。自从有了电商,销路不是问题了,每天采摘的杏果在当日下午5时左右就基本被收购光了。针对采摘游客,每斤杏果能售出3元的价格,成为增收的重要途径。

  记者采访获悉,有百年种杏史的唐汪镇,种植大接杏和包核杏面积达8500亩,年均产量约2600吨,今年已通过电商快邮销售100吨。将“优势产业转化为富民产业”是全镇人共同的心愿。

  因此,当地官方把发展杏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融合作为重要抓手,于今年春季举办了“赏杏花”活动,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体验,初步树起“陇上杏花第一村”的形象。

  杨志军告诉记者,自7月1日起,唐汪镇政府门前的杏花村产业合作社里,冷链保鲜、顺丰速递工作人员昼夜忙碌,连续轮流值班,每天都有100多箱发往省内外,他们在24小时之内就能把杏子发到州内各地,48小时之内就能发到省内各地,72小时之内发到全国各地。

  杨志军还透露,截至目前,唐汪镇共投资2371万元完善基础设施,硬化杏园道路6千米,改造集镇风貌,旅游厕所3个,停车场5处,资助建成农家乐23家。今后,还将通过“拍卖”古杏树等方式保护资源。(完)

>地方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