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创新成中国基础教育软肋 多因掣肘学生创造力培养

2011年09月21日 10:2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话人:

  胡卫平(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国家985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

  衣新发(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国家985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创造力研究项目负责人)

  新学年伊始,如何在学校创新教育方面追赶世界教育步伐的问题,又摆在了广大教育者面前,为此,记者采访了刚主持了全国首届“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的胡卫平、衣新发。

  创新教育不能错过最佳时期

  记者:创新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软肋”,即使在学术界,也有不少人认为:“小学中学重点应学好基础知识,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提出的问题就没有质量,所谓‘创新’也只能是非常浅层次的。”

  胡卫平:基础知识扎实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长项,为世界所称道。但是创新人才的素质,不仅要有知识,而且需要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以及创造性人格。而这些品格的形成,中小学是关键期。虽然成年以后也能发展,但关键期错过了,就会事倍功半——这是中外有关创造力研究的共同结果。例如美国现代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但与创新人格最紧密相关的5种人格,包括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和自我认同,其发展阶段都在18岁以前。”北师大发展心理学资深教授林崇德的研究成果证明:“初中二年级是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性的逻辑思维过度的关键时期;高中二年级是定型时期。”

  我曾做过一项关于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比较研究,国内外很多重要学术刊物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转载。研究结果表明:提出创造性问题的能力、想象能力、对产品进行创造性改进的能力、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趋势,12岁-17岁的英国青少年均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我和我的团队之所以在最近10年中,投入全部精力,研究中小学生如何通过“学思维”提高创新素质,就是认为创新教育不能错过最佳时期,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基础教育一定要尽快与世界接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