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千余亩“国家农业开发项目”变身高楼前后

2011年09月06日 11:29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调查动机

  十余年前,陕西省榆林市市区南郊建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南郊农场项目区工程,这一工程不仅起着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将一片风沙滩区变成了良田。而如今,这里的良田被一栋栋高楼所取代。当地农民质疑:如此变化,不仅毁了农民的心血,也浪费了国家的资金,而最重要的在于,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当地政府的一些行为可能违反了相关规定。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法制日报》记者前往榆林展开调查。

  刘鹏荣站在邻居丁小锋家堆满了废品的墙角边上,盯着眼前那片荒沙地,对《法制日报》记者说,14年前,他带着一家5口卖光了家底,来到这个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市区南郊的农场时,面对的也是同样一片黄沙。

  在刘鹏荣、丁小锋看来,这里所承载的,几乎是他们值得骄傲的全部人生意义:10余年前,他们通过劳动成功地战胜了沙漠,把近1700亩荒沙地改造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然而仅在短短几年之后,这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始一点点被毁掉。直至今日,除了丁小锋家门前一小片已经变回了荒沙的空地外,其余地块均已经或正在拔起一栋栋高楼。而刘鹏荣、丁小锋们也从种着几十亩地的苗木种植户变成城市农民工、废品收购者。

  昔日防风治沙典范工程

  刘鹏荣带着一家5口离开家乡榆林市佳县方塌镇刘家湾村,是在1997年2月,春节刚过。在此前3个月内,他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卖了,又借了两万多元,下定了决心要走出那片贫瘠的山梁。

  吸引刘鹏荣的,是榆林市南郊农场。由于地处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防风治沙历来是榆林市的重要事务,而南郊农场就是其中典型的沙漠治理成果。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黄沙漫漫、荒凉不堪。从1990年开始,榆林市风沙滩区粮副食品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开始实施,南郊农场也被纳入其中。

  南郊农场相关资料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为了治理这片风沙滩区,南郊农场自筹了600万元,另外贷款500万元,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引入了一批郊县农户参与治沙开发良田。

  刘鹏荣和丁小锋等共70余户农民就是在这一阶段分两批成为南郊农场种植户的。据刘鹏荣回忆,农场为保证长期稳定的开发,在招募农民时即要求以户的形式入驻,并提供了足够的耕地和住房,建起了给农户孩子念书的学校。农户们为此也缴纳了在当时颇为高昂的管理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