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亚洲通胀下行趋势渐成 政策回应偏好需再平衡

2011年10月13日 10:1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新的CPI数据显示,亚洲(日本除外)的通胀已见顶回落,但尚未明显消退。与本报记者连线的野村证券亚洲(日本除外)首席经济学家休博拉曼表示,如果大宗商品和亚洲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稳定在目前水平,野村的模型预测未来几个季度亚洲CPI增幅将大幅回落。如果近期大宗商品和NEER下降的趋势延续下去的话,其结果则更是如此。正是在通胀压力缓和的背景下,亚洲决策者正在使出浑身解数避免受到全球增长疲软的影响:10月11日印尼央行采取了两年多来首次降息行动,与此前接受彭博资讯调查的15位经济学家的预测结果大相径庭;10月12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宣布了一项720亿比索(约合17亿美元)的一揽子开支计划并调降了政府对增长的预期;经济学家预计新加坡央行本周将放缓或结束其汇率升值。

  偏基本面因素打压通胀

  具体来看,最新的通胀“脉搏”指标,即CPI月环比增速和3个月环比年率均显示出亚洲物价压力消退的一些迹象,但更常被引用的CPI同比增速在多数国家仍高位运行,8月份亚洲总体通胀率仍稳定在6.4%。根据已公布的9月份数据,印尼、韩国和泰国的CPI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菲律宾则出现上扬。一些分析人士预计本周公布的中国CPI同比增速为6.3%。让局面更为复杂的是,亚洲10个主要经济体中有6个的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增幅仍在上扬,且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通胀预期仍然很高。休博拉曼认为,东南亚10月份的通胀风险会暂时上升,因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与菲律宾遭遇的台风和洪灾可能会导致食品价格猛涨,且新加坡一家重要炼油厂的关闭可能会推高能源成本。

  尽管如此,休博拉曼说,还有一些更偏基本面的因素将对亚洲通胀起到反向影响,且其中一些因素还在不断增强。其一是经济增长前景。亚洲经济体显然已进入下行通道,虽然到目前为止下滑程度相对较小,但明显存在加速下滑的风险,这将增加经济余量,从而降低需求驱动的物价压力。其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大跌。野村的研究发现,与亚洲CPI具有最明显实证关系的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从8月底的343降至10月初的305,降幅达到11%。鉴于食品和能源在亚洲CPI篮子中平均占到44%的权重,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可以让亚洲通胀显著回落。

  另一方面,过去一个月大量资本净流出亚洲,导致亚洲货币相对美元贬值,其中韩元贬值幅度高达10%,印度卢比、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也分别贬值6%~8%。货币贬值提高了进口成本,这最终会传导到国内价格,从而推高CPI。

  对近期货币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休博拉曼认为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虑。实际上,GDP加权平均后的亚洲货币在9月份相对美元仅贬值了2.6%。即使剔除人民币后,平均贬值幅度也只有6.6%,远小于CRB指数13%的降幅。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并非起源于亚洲,休博拉曼认为这一点或许并不令人惊讶。而根据衡量货币变化对通胀影响的更好指标———一篮子货币来看,得益于欧元的贬值,亚洲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甚至更小。实际上,在过去一个月里港币和人民币的有效汇率都在上升。休博拉曼还提醒人们关注一个指标,即生产企业将更高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程度。他说,传导作用可能取决于内需的强劲程度。鉴于GDP放缓增长,生产企业可能已失去一些定价权,总的来看,出于对市场份额损失的担忧,企业不那么愿意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未来通胀面临下行趋势

  在对亚洲各经济体在1996年一季度至2011年三季度期间的CPI增幅进行了回归分析后,野村的基本预测情景是:在2012年亚洲经济增长小幅放缓至7.6%,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和NEER保持在9月底的水平不变,货币供应量维持2011年三季度的增速的假设下,模型预测亚洲GDP加权平均CPI增速将从2011年三季度的同比6.3%回落至四季度的5.1%。

  野村还对2011年四季度以后的基本预测情景进行了三种冲击模拟:情景1(S1)是2011年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再下跌20%,2012年维持在更低的水平不变,其他与基本预测情景的假设一致;情景2(S2)是2011年四季度NEER再下跌10%,2012年维持更低水平不变,其他与基本预测情景的假设一致(港币和人民币是两个例外,因汇率受到控制在2011年四季度升值5%);情景3(S3)是综合S1和S2的假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