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历史上银行业危机看金融股投资价值

2015年09月10日 11:02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 

  信达证券 陈嘉禾

  当前,A股和港股的估值水平,已经达到全球主要市场最低值附近。但是,在价值投资者抄底中国市场时,他们却仍有一个疑虑,即当前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特别是H股,其内资金融股的占比太高,导致估值相对较低。

  那么,中国内地的金融系统、尤其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银行系统,其稳定性到底怎样呢?主板指数的低估值,到底能否信赖呢?这里,就让我们观往知来,看一看历史上的银行业危机都是如何爆发的,并由此推断中国内地目前的金融系统稳定性,究竟会怎么样。

  在历史上有名的银行业危机中,首先出场的是爆发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香港银行业危机。在这次危机中,恐慌蔓延导致的挤兑冲垮了恒生银行、也是当时最大的香港华资银行。由于储户对华资银行的不信任在社会中蔓延,在危机最严重的1965年4月5日当天,恒生银行即由于挤兑,损失了1/6的存款。

  后来,为了维持储户的信心,恒生银行被迫将51%的股权出售给香港当时最大的发钞行汇丰银行,从而借助汇丰银行和港英政府的信用,方才平定了这场挤兑风波。反观当前,在内地经济社会中,对于占垄断地位的国资银行系统,出现如同1965年对恒生银行不信任而产生挤兑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第二个我们需要参考的银行业危机案例,来自1970到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当时,由于国际利率走高带来的资本外流,以及之前低利率时代拉美政府大幅的举债,导致拉美地区银行资不抵债,大量陷入危机。

  而在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的希腊银行业危机中,外债的问题则以另一个版本出现。尽管希腊政府的举债并不如之前拉美政府的举债比例高,但是由于希腊政府并没有印刷欧元的权力,导致希腊政府无法对银行业提供足够救助,最终导致债台高企、金融体系崩溃。但从当前中国内地经济来看,不仅外债不高,外汇储备更是前所未有的雄厚。同时,中国政府有绝对自主的印钞权。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中国内地银行业重蹈拉美银行业和希腊银行业覆辙的概率非常之小。

  另一个例子则来自于1989年以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导致日本银行业长期萎靡。在这个例子中,日本政府并没有大量的外债,也有自主的印钞权以救助银行业,同时日本银行中也没有出现民众信心丧失导致的挤兑。但是,在这个例子中,日本经济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长期经济低迷。

  在1989年即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时,以现价统计的国际元数据(国际元是多边购买力平价比较中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为统一货币的方法),日本的人均GDP为16,137元,当时美国的人均GDP为20,703元,日本的水平约为美国的4/5。这也就意味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接近经济体发展的天花板,经济发展潜力已经几乎耗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

  但是,当前的中国内地经济,则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况。2014年同样口径的中国内地人均GDP为13,216元,美国人均水平则为54,629元,中国内地水平仅为美国1/4不到。由此,当前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潜力仍然相当之大,经济陷入类似日本在1989年以后出现的长期低迷状态的概率也就很低了。

  最后的一个例子,则来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银行业崩溃。在这个例子里,一些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银行,倒在了衍生品带来的高杠杆上。同时,美国政府和监管层又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行动,导致不少美国银行陷入崩溃。

  但目前的内地银行业由于对于杠杆和衍生品严格的监管,其杠杆率很低,同时衍生品的敞口相对于庞大的资产规模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内地银行业重蹈2008年次贷危机中溃灭的美国银行覆辙的概率也就很小。

  从以上的各个例子可见,历史上著名的银行业危机中所需要的要素,如高外债、高杠杆率、信用缺失、政府印钞权缺失、低经济发展潜力等等,在当前的中国内地银行业中,都并不存在。由此可见,在大概率上来说,中国内地银行业在可见的将来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其概率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上的金融类股票,其基本面的长期稳定,也就可以期待。由此,当前A股和港股的极低估值,也就因此更成为价值投资者买入的理由。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