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敬伟:美联储是否白操“世界央行”的心

2015年09月21日 09: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 

  ◎张敬伟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两点,美联储主席耶伦和她的同事,对于是否加息给出了答案——维持基本利率不变。

  实际上,美联储加不加息早就不是美国自己的事情。尤其是新兴市场希望美联储尽早做出决断,以便释放市场焦虑情绪,避免引发市场震荡。就此而言,美联储似乎发挥着“世界央行”的作用。

  今年6月份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渐浓。多数市场观察者认为,9月份的利率会议注定加息。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6月中旬开始的A股震荡和集中稳定市场措施也未取得预期效果。随后的全球资本市场震荡,也进一步影响A股稳定。

  8月下旬,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调整,造成人民币连续3天贬值,加之8月份中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这直接减弱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

  正如耶伦所言,美联储是否加息必须考虑全区局势,尤其“将很大一部分焦点放在了中国的风险上”。除了外部因素,还有美国经济复苏并未达到技术性指标的内部原因,譬如通胀率未达2%、美国就业市场尚需进一步完善等。

  不仅如此,世界银行(WBG)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都希望美联储推迟加息。到本次利率会议前夕,市场预期的美联储加息可能性已经降至三成左右。

  美联储维持基本利率不变的决定,似乎吸纳了全球市场的意见,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成员也更具全球意识。

  由此亦可看出,美联储小幅加息,对美国经济运行并无多少影响。但是美联储加息已经不是纯粹技术性的利率调整,而是“牵一发而动全球市场”的影响,可能造成大面积的资本市场紊乱,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

  所以,耶伦和她的团队审慎考虑是可理解的,也是负责任的。其实,这种境况和中国政策面的情况差不多,8月份中国资本市场大幅震荡和人民币贬值的涟漪效应,至今仍未消弭。美联储暂缓加息即是一例。为此,中国决策层也在向全球市场发出维稳信号,譬如股市调整到位、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稳增长目标可以实现等。

  全球市场进入敏感期,迫切需要“压舱石”,中美两大经济引擎适时发挥了这种作用。客观而言,美国经济复苏的整体态势已经不错,除了通胀率还需企稳达标,失业率已经逼近预期理想值。

  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需要看到美国经济复苏的稳定韧性,以及抵御来自全球市场的不良传导。所以,他们选择了维持原利率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多次反复,也增加了全球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风险抗压能力。特别是新兴市场,也从一波波资本流妄动的煎熬中苦撑下来。美联储未来加息是今年底、2016年抑或2017年,看似新兴市场的焦虑情绪被延缓,但其面对市场的压力也被淡化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美联储延缓加息的结果出来后,全球股市只出现了微幅波动而已。

  全球市场对中国的不安情绪,也仅仅聚集于外部市场,中国经济的内功优势依然。尤其是当稳增长成为政策主旋,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一起加力,完成7%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有保证的。

  另外,日本和欧洲两大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初见成效,新兴市场的另一龙头印度经济增长强劲,因此全球经济的基本盘是稳固的,不必过度敏感和焦虑。

  美联储未来何时加息依然是未知数,但今年底加息的可能性还是极大。FOMC成员中,有13名预测2015年底加息,3人预测2016年加息,还有1人预计2017年加息。美联储加息时间表的猜测,虽然还是全球市场的宏大叙事,但加息引发的市场风险,已经大大降低。

  当然,如果说各大经济体依然处于负重爬坡的不确定状态,或者说有突发性的危机因素爆发,美联储加不加息都难以阻止全球市场的惊恐。

  美联储按兵不动和中国向全球市场释放经济企稳信息,凸显全球时代的市场共生关系。美联储有一颗“世界央行”的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编辑:袁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