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五一”银行理财市场遇冷 各种节日专属理财“爽约”

2016年05月03日 14:00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央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下降,高收益率的产品十分罕见。“五一”小长假刚过,但是投资者已经习惯了的节日专属理财却“爽约”了。

  以往,大部分商业银行理财“逢节必傍”——遇到节假日都会发售相关专属理财产品,而今年的“五一”银行理财市场却“有点冷”。一款年化收益率为4.6%的“较高收益”产品已成为了热销“明星”。

  国有大行中,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都没有为“五一”假日量身定制专属理财产品,而大部分中小银行也没有推出这类产品。目前,中小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比于国有大行的收益率要高一点,基本维持在4%以上,而五大行发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在3%-4%之间。去年多家银行推出了高收益的“五一专属”理财产品,部分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比平常高出了1个百分点,预期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6%之间。

  “逢节必傍”的银行理财市场,今年“五一”为什么“有点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作出了分析点评。

  经济之声:大部分商业银行理财“逢节必傍”——遇到节假日都会发售相关专属理财产品,而今年的“五一”银行理财市场却“有点冷”。这是为什么?

  赵锡军: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在总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之下,投资的需求相对来讲会弱一些,那么对资金的需求也会趋于相对稳定,所以市场上面的资金供求就不会那么紧张,因此带来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不会像以前那么高。从政策层面来讲,从去年以来,我们的货币政策仍然是稳健的基调,但是它的灵活度在不断增加,也就是说货币的供应、信贷的增加、还有总体流动性的充裕度,都是在朝着比较宽松的方向发展的。这样一来,整体资金面就显得更加充足一些,也对资金的价格带来一定的影响。从市场层面来说,特别是最近一些线上线下的理财的问题陆续暴露出来,投资者相对也比较谨慎,特别是相关部门在不断打击非法集资、金融欺诈等行为,也使得那些哄抬资金价格的行为有所收敛。

  经济之声:有人说“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跌是大趋势”,您是否同意这种判断?

  赵锡军:从未来的趋势来讲,理财产品的回报率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趋于宽松的情况下,可能是一个下行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有不少国家已经进入到一个负利率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你的资金会有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我们国家经过这么多轮政策灵活性的增加,资金供求的紧张关系不断趋缓,成本也在逐步下降,所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目前这个环境之下可能是个下行趋势。

  经济之声:消费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应该如何理性看待收益率?

  赵锡军:以往在刚性兑付以及风险暴露不是特别充分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多的把关注点放到了收益率上头,认为收益率越高的理财产品就越好,比较少的关注这个产品的风险。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以往所发生的一些风险事件中,很多打着高回报率、高收益率旗号的产品出现了较大的风险,所以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不仅仅要关注收益率,大家更多的要关注风险的状况,特别是在收益率逐步下行的情况下,对风险更要密切关注。

【编辑:陈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