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扶贫:金融机构与创业农民工的“共鸣”

2017年07月27日 09:5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这几天,脐橙种植大户邓罗庆正为一件事发愁。他盘算着建冷冻仓库时,遇到了难题:建一个200多平方米的仓库,需要200多万元,精打细算之后,手头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可仓库又不得不建,因为他还计划着把自己目前260多亩的种植规模再扩大,没有仓库,脐橙采摘后无处存储万万不行。

  30岁的邓罗庆是江西瑞金一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当地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资金问题。今年正值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5周年,金融机构推出各类扶贫信贷业务,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邓罗庆等农民工能否获益?对此,《工人日报》记者在江西赣州等地进行了采访。

  频陷资金窘境

  这不是邓罗庆第一次遭遇资金难题。

  邓罗庆15岁外出打工,一直在广东番禺的益嘉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在他的家乡江西瑞金黄柏乡,村民大多靠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为生,一半以上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009年,当地政府鼓励农业开发,黄柏乡计划打造万亩脐橙基地,邓罗庆遂起意返乡创业。他利用打工积蓄,加上向亲戚朋友借款,2010年在黄柏龙湖流转土地,种植脐橙20亩。因前3年是投资周期,不挂果,也没有收益,邓罗庆一度陷入窘境。

  第4年,果树开始丰产挂果产出效益,邓罗庆逐步还清亲戚借款,并稍有结余。有了种植经验和固定销售渠道的邓罗庆,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扩大种植规模,当时,他再次遇到困境:没有资金。

  瑞金华屋村的种植大户王升阳2014年开始从事百香果种植,兼营花生、葡萄、油桃、火龙果种植,以及鱼塘立体化养殖和农家乐项目。当种植规模扩大到80余亩,用工人数也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20余人,其中有6名贫困户。可是,他同样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返乡农民工创业,很多都是从事种植、养殖等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并且缺少有效抵质押物,因而遇到资金困难的情况比较常见。”江西安源粮仓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君说。

  产生扶贫“共鸣”

  创业需要资金,贷款要找银行,然而对于邓罗庆、王升阳这样的农民工创业者来说,与银行打交道并不多,怎么贷款是一直困扰着他们的难题。

  “2009年刚开始创业时,我所有的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很多返乡创业者,因为抵押难等原因,即使缺钱,贷款的意识也并不强。”邓罗庆说。说这话时,坐在一旁的邮储银行江西分行工作人员回应:“沟通很重要,比如你现在发愁的建仓库资金,只要符合条件,我们很愿意提供贷款。”

  “很多符合条件的客户,是我们了解到他们有资金困难后,主动找上门提供贷款的。”该银行产品经理刘志才说。邓罗庆和王升阳的资金难题,也是这样解决的。

  2014年,邮储银行江西分行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到邓罗庆当时面临的困难后,主动联系邓罗庆,成功为其发放了一笔80万元的“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获得贷款后的邓罗庆将脐橙园的规模从原来的20亩扩大到了260亩,2016年产值达180万元。

  同样,了解到王升阳的经营困难,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为其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20万元。

  当然,银行提供给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这些贷款也并非无条件。“银行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金融力量,我们推出了‘产业扶贫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数十种贷款产品,返乡创业农民工是带动脱贫的重要力量,他们都吸纳了贫困户参与到创业项目中来,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或创业机会,因此符合贷款条件。”邮储银行江西分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许光进介绍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51岁的杨美香是邓罗庆脐橙园里的三名工人之一,她的丈夫前年去世,儿子才上小学三年级。种植园里三名工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另有10多名临时工人,也都是当地的贫困户。王升阳吸纳就业的6户贫困户中,5户已经实现脱贫,剩下1户今年预计也将顺利脱贫。“聘用在当地生活的贫困户,心里更踏实,也带动了乡亲们提高收入。”王升阳告诉记者。

  “江西分行立足贫困地区产业特色,支持以提供服务和入股形式吸收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累计发放超81亿元,其中,通过‘金融+专业大户+贫困户’扶贫模式,累计带动万余名贫困户脱贫。”邮储银行江西分行副行长王小荣介绍说。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