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专家:“9·3”阅兵展现中国二战战胜国的自信

2015年09月03日 17: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坦克方队接受检阅。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新社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3日电 题:俄专家:中国胜利日阅兵展现战胜国自信

  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当中国受阅方队走过天安门时,俄罗斯民众也能同步从自家电视上看到这一盛况。

  当地时间3日,北京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阅兵式获得了俄罗斯媒体的极大关注。《今日俄罗斯》英语频道、俄第一频道、《卫星新闻网》、《俄新网》等俄主流媒体均对“9·3”阅兵进行了实况转播。

  中新社记者看到,阅兵结束后半小时,相关网站阅兵网页的点击量均已达到了上万次。在社交网站上,有不少俄网友留言,直呼阅兵精彩。

  相比较俄普通网友的“外行看热闹”,俄专家作为内行更是“看门道”。

  俄罗斯军事历史协会研究室主任、俄罗斯外交部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米亚赫科夫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首次胜利日阅兵十分成功,“不但提升了中国民众士气,更能让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历史和政治学界充分了解中国在二战的作用,明白中国在战后格局中的地位并非轻易得来的”。

  米亚赫科夫认为,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没有被世界充分认识。“甚至有的国家有意低估中国在二战的作用”。“事实上,中国战线应该和美国、英国战线在二战中的意义相同”。

  米亚赫科夫说,“美国和英国在没有苏联加入战争的情况下,实质上无法击败日本,但是在他们等待苏联进攻之时,正是中国战线拖延了大量日本军力。没有中国的参与,日本不会在1948年之前投降”。

  米亚赫科夫说,在阅兵中,中国国民党抗日官兵与共产党老兵共同受阅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抗战中3500多万伤亡者的尊重。“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

  对于此次中国邀请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方队一起参加阅兵,米亚赫科夫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再现”。“多国参加阅兵象征着二战期间多国紧密合作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那段历史”。“同时也能看出,快速发展的中国正谋求通过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当下国际问题的立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社科系教授、《外交》杂志主编塔夫罗夫斯基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以前总是给各国一种二战受害国的形象。此次通过举行阅兵,更多地体现了自己作为战胜国的地位,展现了自信。

  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在阅兵中邀请俄罗斯参加体现了“中国不忘昔日战场友谊”。

  “苏联不仅在抗战初期给予了中国大批的物资、装备以及援华志愿飞行员。更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派出了百万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塔夫罗夫斯基说,中国并没忘记这段历史。“苏联(俄罗斯)军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从阅兵中得到了体现”。“这是中国尊重历史的体现”。

  塔夫罗夫斯基认为,这次阅兵对未来中俄关系顺利发展起到作用。“中俄共同回顾曾经互相帮助的历史经验,这种经验也可以在今天被使用”。

  在此次阅兵期间,大量武器装备首次亮相,且装备均为国产。有西方媒体评论认为,中国是希望借此机会向外界展示军事力量。对于这种说法,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长加列耶夫大将给出不同的看法。

  加列耶夫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通过阅兵的确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应该加上一个定语——中国展示的是“维护和平的力量”。

  “中国是二战的受难国,同时也是战胜国,因此中国不存在改变战后秩序的企图。此次中方又是为纪念抗战胜利举行的阅兵,因此展示的自然是维护和平的力量”。

  塔夫罗夫斯基强调,中国在军备发展方面呈现出开放、透明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阅兵式上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在阅兵场合公布这一决定非常明智。这是中国热爱和平的表现。这对维护亚太地区甚至世界范围的和平起了重要作用”。(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