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蜜月中的中欧要继续热爱对方(2)

2015年11月13日 09:54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欧盟的整体改革即将发生

  环球时报:欧洲近年来整体经济不景气,发生了欧债危机。您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普罗迪:希腊危机已经过去了。其实这次危机我们可以避免,因为它本不是一个大问题,刚开始的时候130亿欧元就可以化解危机。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家没有达成共识,问题就越来越大。希腊危机给了我们一个刺激,让我们完善货币联盟,建立相应的预算系统。希腊的问题还告诉大家,要有一个欧洲,这在未来非常重要,如果大家能团结在一起,会相对更容易应对这些问题。

  未来有可能的情况是,出现两种甚至三种速度的欧盟。有一些国家会聚在一起,比如在同样经济或贸易区域的国家会是一种发展速度,其他国家是另一种发展速度。现在,欧洲还存在难民问题、预算问题等。当然以后会有多谈欧洲国家、少谈欧元的情况出现。可以说,整体改革即将发生,可能以移民、资金流通、团结协作等方式体现出来。

  环球时报:意大利未来会发生类似希腊的危机吗?

  普罗迪:我认为不会。因为虽然意大利的国家负债很高,但还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过欧盟调控,今年国家的财政赤字一定会大幅下降。不要忘记,意大利和塞浦路斯不同,它是欧洲第二大工业国,仅次于德国。其工业产值高于法国和英国,而这些国家都曾有过财政赤字。意大利经济会持续保持平静,不会有重大问题。虽然造成负债的因素会越来越多,但是我认为到2017年底不会有大的汇率波动,所以意大利也应该不会出现类似希腊那样的债务危机。

  中欧价值观没必要高度一致

  环球时报:对于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您有什么看法?

  普罗迪:人民币正在逐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从政治和战略重要性来讲,除了美元,世界上就只有欧元、人民币这几大货币可以分庭抗礼。我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是迟早的事。我觉得习主席出访英国,不仅是因为中英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还因为伦敦的金融市场越来越期待人民币加入。很明显,人民币目前已经有了一定兼容性。我非常希望人民币能顺利加入,IMF一定会保护其成员国的利益。不过,显然中国需要对自身的银行系统和货币管理进行调整,大家都明白这样的调整要一步步来。

  环球时报:您觉得“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会产生什么影响?

  普罗迪:“一带一路”是有积极意义的,我对它的态度很乐观。因为我是意大利人,这让我想起古代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确实打开了很大的合作空间,有多种可能性,是非常灵活的安排,能直接带来交通成本的下降。“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传递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合作信号。根据这一倡议,会在沿线国家建设很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铁路、物流、交通网络等,这都会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深远的影响,一定会推动经济的增长。像巴基斯坦、伊朗还有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反应非常积极,都在讨论怎样投资一些工业园区等。

  “一带一路”还将打通欧亚大陆之间的贸易渠道。未来中欧之间的合作会有更多可能性,再也不像以前是单一依赖某条路线了,所有欧洲国家都有切身利益在里面。我觉得有两方面要考虑,一个是海运,一个是陆运。陆路运输如果要真正实现,对所经过地区的和平环境要求很高。因为很有可能某个国家爆发战争或者小的地区冲突就会将铁路运输截断。陆路运输对政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讲到欧洲和亚洲的联系,是绕不开俄罗斯的。铁路运输不可能全程穿过很多国家,尽可能要通过俄罗斯进入欧洲,这样,欧盟与俄罗斯、俄罗斯与中国除了投资之外,政治上的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中欧关系,要想保持浪漫,首先我们要继续热爱对方,要找一些双方能共同参与的事,像“一带一路”这样的倡议我们应该和一些务实的大项目联系在一起,实实在在为人民谋福祉,这样他们会看到这个倡议的意义所在。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待中欧之间的分歧?欧洲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担忧?

  普罗迪:我从来不认为中欧的价值观是一样的,而且我也觉得没必要非得高度一致。我们的历史不同,处于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的宗教、理念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趋同,就是要大家把差异放在桌子上,然后看如何能在这些差异当中寻求兼容性。

  欧洲国家对中国只有前几个月出现过恐慌,夏天的时候中国股票市场下挫。有几天人们害怕中国经济发展会有减缓倾向,很多人都在问“北京这是怎么了?”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我很确信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再由过去的两位数指标来体现,中国将在未来十年里,把经济总值翻倍。

【编辑:程兰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