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年轻人靠合租找“基友”减轻经济压力

2015年12月22日 09:4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日本的合租公寓具有家庭氛围,也有助交流,因此受到刚踏入社会、尚无经济基础的年轻一族青睐,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也纷纷选择“共屋”合租。日本社会对“共屋”寄以厚望,希望借此补救网络时代日渐隔阂疏离的人际关系,逐步回归守望相助。 (阿南)

  在日本,俗称“共屋”的出租公寓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中。所谓“共屋”合租,就是有着相同兴趣爱好或目标的人合租房屋。

  减轻年轻人的经济压力

  在日本,租房的门槛很高,除了须预付约四五个月房租作为定金,房东还要看入住者的收入来决定租或不租。此外,租房者还须有担保人,以确保租户准时交房租。“共屋”公寓方便许多,其经营方式如月季旅馆,只要付一个月的房租就可入住。

  “共屋”特点是以较低租金把寝室分租给房客,厨房、浴室以及客厅都属于共用空间。位于东京原宿的综合式大楼“The Share”原是一座屋龄51年的楼房,经建筑师重新打造之后,里里外外焕然一新。这座摩登大楼现在以“共屋”概念出租,排队等待入住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上班族。

  “共屋”型租房发展迅速

  今年27岁的服装设计师后藤纪子是其中一个租户。有了这种共居楼房,她才得以在高档的原宿区住下来。“我之前住在妈妈家,可是那里距离工作地点原宿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由于经常工作到深夜,我只好在外头租房。但是,在原宿租一套有卧室、客厅、厨房的迷你公寓,最少要18万日元,以我的薪水,实在是无法负担。现在,以一半的价钱就能住在这里,我觉得太幸运了。”她说。

  日本房产事业局的报告显示,日本开始有“共屋”型租房是在2000年。这类租房15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房租偏高的东京市区最为流行。截至去年,东京市区已有超过2000个共居公寓。

  为共同目标住在一起

  “共屋”概念是因为市区租屋昂贵才得以推动。但在寻找共居房时,租户大多希望和志同道合的人住在一起。于是,逐渐出现了一些具备特定主题的“共屋”。

  在东京世田谷区一个安静的住宅区内,9名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和爱好程序设计的大学生同租一套房,以便互相交流编程知识。9人通过网站获悉这套房的信息,他们在入住后相约每周聚会一两次,交流程序设计心得。

  租户之一的杉晃平(音译)现年25岁。他说:“我们不仅成为好朋友,而且相互之间学到很多东西,因为我们有相同的目标。”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入住概念合租屋。另一租户、一名22岁的大学生说:“我学到很多知识,而且体会到程序设计的乐趣。”他搬入这里后应聘一家信息技术企业成功。

  除计算机程序设计外,还有很多概念。网站推介的概念合租屋涉及音乐、艺术、农业、贸易等领域。7名美国和韩国学生以及2名日本企业员工通过这家网站,在东京千代田区租赁一套房屋,目的是学外语。大家约好,每周一天禁用英语,一天禁用日语。21岁美国小伙布伦丹·哈维在早稻田大学就读三年级,从寄宿家庭中搬入这套合租屋。他说,寄宿家庭只有一名70多岁的老妪和她年过不惑的女儿,“我感谢新室友们,他们让我可以跟同龄人多交流,如今我(用日语)对话的时间是以前的5倍”。

  唤起守望相助精神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越来越多人埋头于网络世界,与人谈话的机会相对少了,人与人的隔阂越来越大,共居公寓走俏或许能对此起到一些抵消作用。

  一名女住客说:“以前住在私人公寓,回到家一个人也没有。现在不同了,总会有人在‘家’。我们一起烧菜,一起用餐。一个人在东京,家里人常担心我的安全,现在我似乎又回到了大学时候住宿舍那样,交到了许多好朋友。”一名31岁的女住客说:“饭厅和厨房都是共用的,即使是不爱交际的人,住进来后都会变得特别健谈。”

  人与人的隔阂减少

  日本人还进一步把这种居住理念延伸到日本社区,唤起人们守望相助的精神。一个名为“亲子家”的共居公寓,住了20多名年轻单亲妈妈。负责运营的是家托儿所,它在招房客时就标明要支援单亲妈妈。为了帮助独自挑起生活重担、养儿育女的女房客,公寓提供轮值保姆,协助单亲妈妈照料孩子。这么一来,妈妈们有了能保护她们的温暖大家庭,不再孤军作战。

  很多老人也利用“共屋”的概念,甚至连坟墓也一起分享。有些老人没有子女,就在生前一起选定风光好的“共同墓”。这些本不相识的老人被称为“墓友”。

【编辑:邱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