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现代渔业养殖技术成就“舌尖上的日本”

2016年04月03日 10:4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作为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鱼虾贝等海产品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摄取动物类蛋白质的最主要来源。在“和食”风靡世界的今天,品种丰富、烹饪技法花样繁多的各色海鲜佳肴也是一桌日式大餐中当仁不让的主角。然而,在世界范围内海洋渔业资源日益枯竭的大趋势下,如何可持续地生产大量高品质海产品来成就“舌尖上的日本”,成为了日本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日本的科研人员将目光瞄准了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渔业养殖技术。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显示,1985年至2013年的近30年间,尽管渔业捕捞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渔获物产量却始终徘徊在每年8000万吨至9000万吨范围之内。与此相对,2013年全世界鱼虾类水产品的养殖生产量已达到5500万吨,较1985年增长了10倍之多。另一方面,从养殖生产量在全部渔业生产量中所占比例来看,1950年,养殖生产量尚不足全部渔业生产量的2%,但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38%。由此可见,在未来,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养殖技术才是提升渔业产量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哪怕是普通人,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如今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绝大部分肉类、蔬菜和主食,实际上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通过对家畜和农作物不断进行品种改良而获得的成果,但海产品却是一个例外。直到今天,人们所食用的大部分海产品仍是未经过品种改良的天然品种。

  为此,日本的科研人员目前正积极致力于通过“选拔育种”的方式来对天然海产品进行品种改良,以提高渔业养殖的效率,同时降低渔业养殖的成本。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近畿大学自上个世纪60年代便开始着手采用“选拔育种”的方法,对日本餐桌上最为常见的“真鲷”(又称“加吉鱼”)进行品种改良。

  所谓“选拔育种”,即通过对大量真鲷的外观和成长速度进行观测,从中选拔出具有人们所需要性状(如成长速度快)的小鱼进行交配繁殖,然后再从其后代中继续选拔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鱼。如此往复,在经过数代的选拔和繁殖之后,直至后代的全部小鱼都具备人们所需要的性状,则可以认为成功改良出了一个符合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日本近畿大学的科研人员历时30年左右,经过连续8代的选拔育种,最终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一种生长速度达到天然品种2倍左右的新品种真鲷。与天然品种相比,这种新品种真鲷在外形上胸鳍要短20%左右,在生活习性上丧失了对于海鸟等天敌的警惕性,其食用饵料的时间更短,生长更为稳定,因而更加便于养殖。该新品种面世后,立即受到日本广大渔业养殖户的欢迎。目前,近畿大学每年都会向市场提供约1000万尾鱼苗。日本全国每年投放的约5000万尾养殖用真鲷鱼苗几乎全部都有着近畿大学所研发的新品种真鲷的血统。

  不过,由于传统的“选拔育苗”方法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人们所希望获得的海产品的某些优良性状是否能够通过基因一直遗传下去,而且在“选拔育苗”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很多代的繁殖和选拔。因此,近年来,随着DNA解析技术的实用化,一种被称为“DNA标识选拔育种”的新型选拔育种方法越来越受到日本科研工作者的青睐。

  所谓“DNA标识物选拔育种”,就是首先选拔出那些已经具备人们所需要性状(如抗病)的个体,然后解析出其体内决定该性状的独特DNA碱基序列(即“DNA标识物”),继而让具有同样DNA标识物的个体交配繁衍后代。由于通过该方法能够确切地得知人们所需要的性状是否得以传承,因此往往经过3代左右的繁殖和选拔就能够得到符合人们要求的新品种。其遗传稳定性和研发速度都远远超过传统的“选拔育苗”方法。

  2007年,日本神奈川县和东京海洋大学运用“DNA标识物选拔育种”方法,针对一种会导致鲆鱼(又称“比目鱼”)体内长出白色肿块的病毒,解析出能够抵抗该病毒侵袭的天然鲆鱼体内所特有“DNA标识物”,在经过3代繁殖和选拔后,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抵抗该病毒的新品种鲆鱼,并已经投入商业使用。目前,该新品种所占份额已达到日本全部养殖鲆鱼的20%左右。过去那种短时间内就会让养殖网箱内所有鲆鱼“全军覆没”的风险也就此得以消除。

  正是由于“DNA标识物选拔育种”无可比拟的效率和可靠性,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增养殖研究所于2013年制定了以“DNA标识物选拔育种”为支柱的育种战略。目前,该机构与外部机构合作,正致力于以日本国内养殖量最大的鱼为首的10余种鱼类的育种工作。

  以野生资源正日益枯竭的鳗鱼为例,鳗鱼由幼体期成长为能够用于养殖的鱼苗平均需要250天左右,而且其间鳗鱼幼体不会自发性进食,因此需要特殊地喂食饵料。这些都无疑大幅增加了鳗鱼养殖的商业成本。为此,日本的科研人员正在积极寻找能够缩短鳗鱼幼体期的“DNA标识物”,以期选拔培育出一种幼体期较短的新品种鳗鱼。

  此外,在日本传统的渔业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往往会将沙丁鱼等鱼类经过干燥处理后制成鱼粉用作养殖鱼类的饵料。然而,由于这些被用作饵料的鱼类本身就可以为人所食用,因此就会出现养殖生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人们可以食用的海产品总量却并未增加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日本,过去的15年里,以沙丁鱼为主要原材料加工制成的鱼粉价格上涨了3倍以上,但相关海产品的价格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也令渔业养殖户苦不堪言。为此,日本的科研人员也正在尝试运用“DNA标识物选拔育种”方法,希望选拔培育出能够以榨过油之后的大豆渣等人类不食用的“副产品”作为饵料的新品种鱼类。人们有理由乐观地相信,随着这种“素食主义”新品种的诞生,传统渔业养殖的上述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刘莉莉)

【编辑:邱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