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马约》25周年:欧洲一体化遭遇挑战

2017年02月11日 18:2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10日电 (国际观察)《马约》25周年:欧洲一体化遭遇挑战

  新华社记者郑江华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作为直接推动欧盟诞生的条约,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在《马约》签署25周年纪念日2月7日当天,参加在条约签署地举行的纪念活动的欧盟及欧洲主要国家高官却寥寥无几。

  观察人士认为,《马约》纪念活动的低调,反映出当下欧洲疑欧情绪严重,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严峻挑战。

  一体化成果丰硕

  1991年12月9日至11日,欧盟前身欧共体12个成员国的首脑在荷兰南部历史名城马斯特里赫特经过艰难磋商,最终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这两份条约统称为《欧洲联盟条约》,也被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2月7日,《马约》正式签署,并于次年11月1日正式生效。

  《马约》是在欧洲追求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该条约要求在欧盟区域内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打造欧洲统一市场,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些条款的实施,促进了资本和货物流动,激发了商业活力,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发展。

  此外,《马约》提出要实施统一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还规定了一些内政、司法以及社会等方面职能的条款。这些规定在2009年《里斯本条约》中进一步细化。可以说,《马约》奠定了此后欧盟政治和社会一体化的基础。

  《马约》签署25年来,欧盟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8个成员国,人口超过5亿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

  新时期危机凸显

  尽管《马约》签署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中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马约》在诞生之初就曾面临挑战。

  比如,丹麦在1992年的全民公投中就否决了这一条约。1993年,在欧盟同意丹麦不参加货币、防务、司法等领域的合作后,丹麦才再次公投通过《马约》。而即便是在《马约》的主导国法国,1992年9月的公投结果显示,只有约51%的民众同意通过该条约。

  不过,在欧洲各国领导层的大力推动下,欧盟克服内部阻力,推动了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然而,近年来,随着难民危机爆发以及一体化过程中部分民众利益受损,疑欧思想和民粹势力日益抬头,欧盟内部的离心力也逐渐加大,《马约》所倡导的经济和政治联盟宗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去年6月,英国举行公投决定脱离欧盟。英国选择“脱欧”的主要原因是想拿回在人员流动等问题上的自主权,以更有效地限制外来移民入境和保护本国人就业,这与《马约》的相关精神背道而弛。英国的“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挫折。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在就职前的媒体采访中直言英国脱欧是件“伟大的事”,甚至预测会有更多欧盟成员国步英国后尘。类似言论令欧盟内部的疑欧势力受到鼓舞,以至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今年1月底在瓦莱塔峰会前致信成员国领导人,把特朗普的言论视为欧盟面临的外部威胁之一。

  如何应对挑战

  除了英国已经选择“脱欧”,目前在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鼓动退出欧元区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如果不能止住这一势头,欧盟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今年,荷兰、法国和德国将迎来大选,这些选举被视为检验民众对欧洲一体化信心的试金石。但在这些国家,主张排外和民粹主义的极右翼政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不能排除极右翼上台的可能性。

  对此,一些国家的主流政党和主张融入欧洲的民众正在想办法应对。在去年12月的奥地利总统选举中,前绿党领导人范德贝伦成功击败极右翼政党自由党候选人霍费尔当选。在法国,左翼和中右翼传统政党正在协商联手阻止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当选法国总统。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去年12月呼吁欧盟成员国着眼未来、加强团结,保卫已经取得的一体化成果。今年2月8日,荷兰外交部宣布,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就欧洲未来提出共同愿景,提议通过“多种不同路径”推进一体化,以便有效应对给欧盟成员国造成不同影响的重重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欧盟面临问题的根源在于民众对欧洲一体化认同感的丧失,仅靠呼吁团结恐怕难以解决问题。欧盟需要采取实际措施,让民众看到一体化带来的切实利益。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