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熊猫血”传递跨国情

2018年08月08日 10:45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鲁斯兰:
  “熊猫血”传递跨国情
   本报记者 周明阳

  鲁斯兰是一名26岁的哈萨克斯坦青年,在中国学习了将近10年。与一般人不同的是,鲁斯兰身上流淌着罕见的Rh阴性血,这种血型在中国十分稀有,被称为“熊猫血”。在中国留学期间,鲁斯兰累计献血量超过5000毫升,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换了一遍,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熊猫侠”。

  2009年,年仅17岁的鲁斯兰来到中国,先在汉语培训班学习两年,又在海南大学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在美丽的海南岛度过了6年时光。2009年的一天,鲁斯兰在校园里偶然看到很多同学在一辆医务车前排队,询问后得知他们正在义务献血,于是决定加入他们。从那以后,每隔6个月,鲁斯兰就会献血一次。

  “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两次献血时间间隔至少6个月。但是,由于当时汉语不好,听不懂医生的解释,我每个月都去献血,但一次次被婉拒,”鲁斯兰笑言。在他看来,坚持献血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说:“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要乐于助人、积德行善。我认为爱是不分国界的,帮助任何国家和民族的人,都可以带来心灵慰藉。”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讲述了鲁斯兰无偿献血的故事,并对他的举动给予高度赞扬,称赞他是“中哈友谊的使者”。鲁斯兰说,听到自己的名字,整个人都懵了,“我一直认为献血只是一件小事,从未想到能受到中国国家主席的关注”。他感到非常荣幸,更坚定了信念,要为推动中哈两国更加密切的交流合作搭桥梁、作贡献。

  本科毕业后,鲁斯兰考上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来到北京继续深造。因而,他无偿献血的足迹也由海南跨越到了北京,每年两次献血已经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随后,鲁斯兰加入了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和稀有血型联盟两个公益组织,这两个组织全部由“熊猫血”志愿者组成,每当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需要“熊猫血”的危重病人,信息都会被发到这两个组织的微信群,距离病人较近的志愿者会伸出援手。

  在中国,鲁斯兰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还是在海南大学读书时,鲁斯兰与漂亮的蒙古国女孩格日乐一见钟情,征得家人同意后两人直接在大使馆领了结婚证,他们的女儿索菲亚也出生在中国。鲁斯兰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中国生活让他感到无比幸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是他的同胞,他愿意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人。为了能够帮助更多人,鲁斯兰提出可以由血站向急需的患者提供自己的电话,只要有需要,他就会赶来献血。

  今年6月份,鲁斯兰从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他打算留在中国工作,为中哈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我在中国读书期间认识了很多朋友。”鲁斯兰说,刚到中国的时候,很多朋友并不了解哈萨克斯坦,自从有了“一带一路”倡议,关于两国间合作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让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有机会来中国读书,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百姓的生活。“我希望两国友谊长存。”

周明阳

周明阳

【编辑:赵一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