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金周单日涌入10万人次 游客难感受老北京风情

2015年10月07日 14:11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黄金周”期间,南锣鼓巷一眼望去人山人海 摄/记者 郭谦

  南锣鼓巷,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更迭。作为著名景点,“十一”黄金周第二天,这条长不到800米的巷子的客流量就达10万人次。

  游客们发现,一路摩肩接踵,多见各类文艺小店和服饰小吃,时不时让人有种身在厦门鼓浪屿的错觉,老北京特色却难以察觉。旧时王府豪庭的繁华已随时光而去,而如今传统胡同生活的痕迹也一点点被抹去。

  今年4月份,南锣鼓巷“落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南锣鼓巷之所以落选,是因为“商业味儿太浓了,原有特色没有得到原汁原味儿的保护”。

  探访

  800米小巷走半小时 印象最深的是美食

  据北京市旅游委统计,10月2日,北京市南锣鼓巷游客流量已经达到10万人次,游览舒适度大打折扣。

  前天下午,南锣鼓巷里仍是人山人海,游客们举步维艰。一些大人刚刚走进巷子便连忙嘱咐孩子“不要乱跑,跟紧点儿”。情侣们则拉紧双手,避免被逆行而来的人群冲散。

  拍照合影的青年人,店前排队的顾客,举着小吃、饮料大快朵颐的孩子,让人群前行的速度减了又减。时常有反方向通行的游客见缝插针挤到顺行人流中。如果遇到东西向胡同有穿行的车辆,双向队伍便都停滞不前。

  法制晚报记者从南锣鼓巷南口进入后一路向北行进,一路下来,即便没有购物、拍照,这不到800米长的胡同也花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终于走完。

  然而一路走下来,一些乘客却失望而归。徐辰和同学来京旅游,因为攻略里南锣鼓巷上榜次数多,她们满怀希望而来。在这条巷子挤了一个多小时后,她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家奶酪店和一家卖创意T恤的店,因为“来之前朋友极力推荐过”,而同学的记忆则定格在“很多好吃的”上,“说好了来体验老北京风情,却有种身在厦门鼓浪屿的错觉”。

  游客民居寻京味儿 居民不堪其扰贴告示

  除了美食,也有一部分游客是奔着这里众多的名人故居而来,例如国画大师齐白石、文学家茅盾、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等等。

  遗憾的是,这些故居有的已经变成了民居,一些故居也并未每天开放。位于后圆恩寺胡同13号的茅盾故居,虽然大门上特意贴着了“全年开放”的告示,但逢周一会闭馆。

  故居古迹难求,一些游客“转战”附近胡同,希望从民居的红砖灰瓦、朱漆门庭上,感受下老北京的韵味。但不少民居的院门上都贴出了“私宅、谢绝参观”的通知。

  住在北兵马司胡同29号的居民告诉法制晚报(微信公号:fzwb_52165216)记者,随着南锣鼓巷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外地游客到院子里参观、拍照的情况也愈加频繁。

  “老有进来参观的,实在受不了了,要是别人天天跑你们家里参观去你也不乐意不是,而且我们也得考虑安全问题。”居民们称,无奈之下只好贴出谢绝参观的字样。

  调查

  标“老北京”店铺少 有的还兼卖盐酥鸡

  今年暑假期间记者曾在多个周末来到南锣鼓巷,当时的游客以学生群体居多。大多数游客从南口进入巷子,因为刚进南口处的路东有四家卖饮料和小吃的店铺,有的游客便左手冷饮、右手鸡排开始南锣鼓巷参观之旅。

  法制晚报记者从南数到北,仅南锣鼓巷主街的东西两侧,店面大大小小超过200家。这里的各色招牌,流行以某个人物而命名。例如海小姐的玫瑰饼、小新的店、比利时男孩薯条等等。从名字到内容,尽管都和老北京特色没什么关系,但生意大多都十分火爆。

  南锣鼓巷店铺统计

  ●酒吧餐饮店( 90家) 卖鸡排、丸子烧等小吃的超过一半;

  饮料店16家,光是冻酸奶店就有3家、同一 品牌的饮料摊位有4家;

  各式餐吧、咖啡吧、酒吧、饭馆有20余家。

  ●服装、化妆品店等(48家)

  ●其他店铺(85家) 包括生活杂物、饰品、玩具、陶艺等;

  生活馆和饰品店加起来接近半数。

  说明:由于一些店面没有明显的分隔,所以店铺数量为约数。

  200余家店铺标注着“老北京”字样的约有12家,有店面也有地摊。包括老北京布鞋、手工剪纸、文玩、特产(点心、酸奶、烤鸭等)、酸梅汤、大碗茶、奶酪等;地摊上出售的有糖人、卷烟等。

  不过有的店面挂着“老北京”字样,卖的商品里还有盐酥鸡。就连以老北京四合院为招牌的“南锣人家”馆子里,也掺杂着天津包子、武汉豆皮等“外来户”。

  回忆

  居民:店铺多了“老街坊”少了 胡同的安静闲适没了

  南锣鼓巷主街两侧各有八条胡同呈东西向辐射,这些胡同里曾住过齐白石、茅盾等文化名人。如今则是老北京与新北京人共同的居所。

  林奇(化名)在这里出生、成长、组建自己的家庭。在他看来,这条巷子早已不是当初的南锣鼓巷了。

  早年间这里就是居民区,陈旧却也安静,老百姓过的是典型的胡同生活。“要说有什么特色,也就是中戏外面当时有个小饭馆,经常有学生在里面开小灶,但是面积特别小,只能放几张桌子。后来,这里又有了一家酒吧。”

  这家酒吧叫“过客”,1999年在这里安营扎寨,至今已经过去了16年。起初根本没什么客人,“那会儿哪儿讲究去个酒吧呢。”除了“过客”,最早一批出现的还有“创可贴8”、“火山人”等几家店。

  到了2008年,南锣鼓巷一下子就“火”了,商铺和游客数量明显增加,而理发摊、包子铺等“老街坊”却开始慢慢消失。

  每逢节假日,此地的客流量就猛增。据媒体报道,2005年到南锣鼓巷旅游观光的国内外宾客还不到6万人次。2009年,南锣鼓巷的客流量累计达到了160万人次;2013年时,南锣鼓巷的日均接待游客量达2万人次,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达到10万人次,数量直逼故宫。

  在北兵马司胡同居住的胡女士看来,老北京胡同最精髓的地方就是安静、闲适,但现在更多的是嘈杂和喧闹。以前夏天晚上,居民愿意开个窗通通风,但现在,酒吧里的声音直冲进屋内,基本都持续到半夜以后。

  骤增的客流量也是个问题。胡女士说,每到节假日,如果开车从巷子南口往家走,甚至要花上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自行车根本骑不动,只能推着车和游客挤着走。“后来干脆我就不走南北口了,绕道别的胡同回家。”林奇的爱人说。

  居民居住的环境也不同了,现在随着老住户搬离、新住户入住,以前院子里的石狮子、假山,渐渐地也很难见到了。以前讲究在同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两边,如果院子坐北朝南,从胡同通向院子的那条道应该在东南边,如果院子坐南朝北,则要靠西北边。但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了严格的要求。

  商户:租金涨店铺杂 创意气息变淡

  在此地驻扎时间较长的商户证实,在2008年以前,这里的店铺只有五六十家。从2008年起,店铺突然增长到约一百余家,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包括餐饮、酒吧以及有创意的小店。直到2010年左右,店铺成了现在的规模,各式小吃也轮番在这里出现。

  租金也在增长。5年前,南锣鼓巷的一家咖啡店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这里经营了6年,年租金从起初的十几万涨到当时的30多万元。另一家当时有5年历史的韩食店店主也表示,最初是以1万元/月的价格租下了一间80平方米的店铺,2008年奥运会前房东调高了30%的租金,到2010年租金已经变为40万元/年。

  早期入驻的商户称,这里起初的定位“就是文化创意休闲街区”,但由于有些临街房屋是个人的,不受管控,“谁给的房价高就租给谁,挺随意的就能开个店铺”,后来的发展就逐渐背道而驰,“最早的时候这里的创意店确实还比较多。”

  不过一些店主也表示,相关部门也曾多次劝说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比如烤串、麻辣烫等商铺,希望转变为对南锣鼓巷发展有利的模式,也曾对其中的店面进行过强制关闭。据一位店主称,约在半年前,一家烤羊肉串的店铺被关闭,“预先告知过要转型,但一直没动静,才会强制关闭的。”

  新闻链接

  落选历史文化街区

  被指商业味儿太浓

  今年4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著名的南锣鼓巷“落选”。市人大城建环保委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南锣鼓巷没有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就是因为商业味儿太浓了,这些地方没有得到原汁原味儿的保护。”

  去年9月份,东城区曾印发过南锣鼓巷业态发展指导目录,其中提到南锣鼓巷的业态发展目标是:鼓励符合街区定位的商务会所、餐饮休闲、创意商品展售、文化演艺等行业入驻南锣鼓巷商业街,进一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通过置换、调整、限制、更新、招商等方式,形成酒吧咖啡馆占25%、特色服装服饰占25%、创意制作及商品零售店占35%、会所客栈占5%、特色餐饮占5%左右、其他经营服务占5%的业态结构比例。文/记者 刘路 朱天龙 实习生 王清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