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习近平精心打理周边外交诠释“亲诚惠容”

2015年11月07日 2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张晋创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5日至6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应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陈庆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6日至7日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中新社记者 张寒 制作  


视频: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郭金超 王婧)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再次向邻国释放中国周边外交强烈信号。

  “亲、诚、惠、容”。在2013年新中国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曾以此定调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理念,并指出要与周边国家“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

  现实中,习近平正以此理念精心打理着周边外交。细察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来的外交路线图,他不仅在短时间内到访各个方位的邻国,完善周边外交布局,更以行动体现着对上述四字箴言的践行。

  例如,习近平曾专程出席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冬奥会,为邻居的“喜事”捧场;对韩国和蒙古国进行“走亲戚式”访问,在到访蒙古国时,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还设家宴款待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为这场家宴掌勺的是蒙古国总统夫人。中方介绍上述情况时特别提到“双方在家庭式的气氛中亲密长谈”……

  评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常见面、多走动,有助于培育友谊、化解分歧。国与国之间,高层常见面、多走动,对于筑牢双边关系政治基础、管控彼此分歧、引领民间舆论风向,意义重大。

  习近平此次对越南和新加坡的“走亲访友”之行,被视为今年中国周边外交写下的意义深远一笔。

  越南和新加坡都是东盟重要成员国,更是中国周边关键邻国。新加坡今年8月起担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认为,习近平对越南和新加坡的访问将撬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合作。

  如其所言,习近平此行硕果累累。访越前,习近平撰文称,这是到邻居家串门、到同志家作客。访问中,中越双方活动中频繁出现“同志加兄弟”字眼,被媒体认为“一句话道出中越的风雨和阳光”,巩固加深了双方关系。对于访新,中新实现了将双方关系升格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与周边邻国互利互惠,实现共同发展,也是习近平运筹周边外交的一大着力点。

  “我一直在思考新形势下中国同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周边国家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大计”,此次演讲中,习近平就深化中国同周边国家合作提出四点主张,即:共同维护和平安宁、深入对接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安全合作、不断巩固人缘相亲。

  在专家看来这四点主张,与“亲、诚、惠、容”的理念一脉相承。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表示,“共同维护和平安宁”这一主张体现出中国政府爱好、维护、促进和平的政策;“深入对接发展战略”既体现了中国自身积极、和平的经济发展政策,又尊重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将两者衔接,以合作共赢促进地区更好发展。

  然当下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仅依靠维护和平、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显然不够,周永生认为,这即是习近平提出要“进行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巩固和深化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意义所在。

  “家门口太平,我们才能安心、踏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在2014年对蒙古国进行访问时,习近平曾如是强调。此次演讲中,习近平也谈了南海问题,谈到了家门口的太平。

  近期有的域外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借口,军舰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令地区局势紧张,引发周边国家关切。

  习近平对此郑重回应,南海局势总体是和平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没有问题,将来也不会有问题。

  “这不仅表明南海地区航行自由的现状,也表明中国从来没有威胁过南海航路。”周永生说,中国在南海货物的通行量比任何国家都大,是南海航路自由航行的最大需求国,中国发展需要南海航路的自由与稳定不受威胁。

  习近平强调,中国南海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同东盟国家一道,维护好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周永生认为,这既是习近平对解决南海问题之道“双轨思路”的重申,也是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安全问题上加强合作的期待。

  亦有观察指出,不回避周边国家关切,坦诚坦率回应,这也正是“容”字理念的真切写照。(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