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别让8000万部手机成“毒弹”

2015年11月17日 13:26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 

  废手机正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公害,发展与我国废手机市场相匹配的废手机回收利用产业链,已经是当务之急。

  手机已成为全球数量最多和更换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而我国是更换手机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料显示,中国人更换手机的频率为8至12个月,也就是说每年都会有近8000万部旧手机被淘汰。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旧手机,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如何高效治理和回收利用也成为一大难题。

  据了解,手机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6种有害物质,无论是焚烧,还是放在野外腐蚀风化,都会成为毒性污染源和癌症凶手,放纵废手机泛滥也是自杀行为。遗憾的是,我国废手机管理依旧处在放羊状态,废手机正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公害,发展与我国废手机市场相匹配的废手机回收利用产业链,已经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建立废手机回收产业体系。我国废手机产生量风起云涌,而回收废手机产业链体系却“波澜不惊”,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是废手机回收利润微薄,二是循环利用产业链也没有全国大面积建立。这就造成废手机有产量没有市场的局面。对此,需要政府对废手机出手,建立回收利用循环产业链“救市”。

  其次,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废手机循环回收利用系统。在英国、日本、美国,用政府资金建立各种废手机回收、转化产业体系,再把处理成型的塑胶产品、金属产品低价上市,吸引社会资本、民间产业“联姻”,形成庞大的废手机回收市场。我们要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同时,让上门回收民间废手机市场做大做强。

  第三,要通过立法对乱丢乱扔废手机进行惩处。乱扔废手机等于乱扔“炸弹”,刑责惩处很有必要。管理的意义远远大于惩处,其宣传意义、教育意义、指导意义、震慑意义巨大。

  电子产品空前繁荣,废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工程必须配套。只有建立配套的废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循环系统,电子产品生产、服务社会才能可持续下去。(郑家侠)

【编辑:叶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