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让青年工作“颜值”更高

2015年12月01日 09:5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一次深刻的自我革新

  “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想要实施的改革。实话讲,当你还有很多回旋余地时,未必有这么强的革新勇气。而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海成为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之一,这是给我们‘猛击一掌’,让我们有勇气咬咬牙、跺跺脚,拿出今天的改革方案。”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书记徐未晚坦言。

  徐未晚所指的,是11月20日上海正式启动并全面铺开的群团改革。

  根据日前出台的《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等改革框架,上海共青团改革成为先行先试改革的一项重要组成。这意味着,针对工作中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上海共青团改革即日起全面铺开,并被要求在一年内拿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机遇大,压力也不小。

  “这次群团改革,不是一次小修小补的调整完善,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

  改革,旨在适应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革除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我们感到,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与党对青年工作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徐未晚说,“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在共青团工作中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存在,“到了不改革就不能适应时代新发展、青年新变化的时候。”

  她举例: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形态呈“倒金字塔形”,基层基础还很薄弱;共青团的管理模式习惯于自上而下、行政化、科层化的运行方式;团的工作中发挥青年主体作用和基层主动作用还不够;共青团的运行方式同青少年工作的网络化、社会化、专业化趋势不相适应;有的共青团工作和团干部身上也还存在不够融入普通青少年、不够接地气的情况。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共青团都想“改一改”。徐未晚说:“我们一直对组织的工作很有热情,也觉得青年有参与的热情,但觉得有些问题没法突破,这些问题就是所谓体制机制的限制。”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的召开,给了上海共青团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良机。

  从体制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上的变革,必然会涉及群团组织的资源、权力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也会牵涉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关联变化,一定会有阵痛。但在改革推动者们看来,自闭于高楼大院、自我循环、自娱自乐等问题如果继续下去,必然会影响群团组织的履职效果,就会同群众渐行渐远,最终会脱离广大群众,甚至改变党的群团组织的性质。

  改革,势在必行。

  团的工作要符合青年的特点

  改革朝哪个方向走?“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轮改革创新,共青团的基层组织能力强起来;干部队伍活起来;服务大局、服务联系青年实起来;组织形象能够更加生动活泼、朝气蓬勃起来;按照青年的特点,共青团工作与青年工作‘颜值’更高、人气更足、服务更加精准。”徐未晚概括。

  “各项改革如果不针对具体问题,就是形式主义。”韩正说。

  干部管理成为此次上海改革试点的重要突破口。毕竟,只有改变群团组织干部与党政机关相同的管理模式、配置系列、培养选拔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四化”问题。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为导向的组织设置改革,推动团的领导机关“扁平化”改革,夯实完善纵横交织的基层青年组织体系,成为上海共青团改革在组织设置上的思路。

  现在共青团组织结构呈“倒金字塔形”,机关大而基层薄弱,不利于推动基层工作。实施团的领导机关“扁平化”改革后,团市委内设机构将精简25%。“同时,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团市委机关专职干部编制数核减30%,按照‘减上补下’原则,将精简下来的编制下拨到青年工作任务较重的区县、行业、重点园区团组织,切实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同时,配备挂职干部和机关工作志愿者,按不少于核减的机关编制数予以充实,团的机关工作力量也将得到加强。”徐未晚介绍。

  在干部管理方面,上海将实施以精干高效、不拘一格、五湖四海为导向的团干部选拔管理改革,注重面向基层一线,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级选拔培养团的领导干部。用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的话来概括,就是“不拘一格、五湖四海,增强群团工作力量。”

  去行政化、去机关化,打开社会面选拔干部,《上海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上海团市委、团区县委书记班子中专职成员不超过50%。建立团的领导机关挂职干部选派制度,配备挂职干部和机关工作志愿者,要打破年龄、学历、身份壁垒,突破体制内外限制。志愿者向社会招募,特别欢迎具有心理、法律、教学工作技巧的专业人士作为共青团机关的志愿者。

  管理模式改革则以重心下沉、有序民主、自下而上为导向,团市委重在统筹规划,市属团组织重在整合牵动,基层团组织重在联系服务。建立渠道畅通、理性有序的青年参与机制,要求团市委常委会委员中基层一线团干部和团员比例不少于30%,全委会委员中基层一线团干部和团员比例不少于50%,团代表中基层一线团干部和团员比例不少于80%。

  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离青年更近一些。

  让青年更多地“遇见”共青团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共青团工作应该更具信息化的特征。”在徐未晚看来,“以前,我们是从企业人到社会人,现在是从社会人到网络人。青年都在网上,我们也要去网上。今天的共青团工作如果没有互联网参与的话,基本不能称为青年工作。”

  徐未晚向记者介绍,此次上海共青团改革措施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夯实基层,具体的切入点注重学校、社区、新兴领域和互联网,最终的目标是要激发共青团工作的活力,扩大团工作的影响力。

  为此,《上海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展开以青年为本、符合青少年特点为导向的工作方式改革。包括利用互联网手段推进共青团工作。打造“网上共青团”,探索网上团务工作平台,利用数字标签简化、便捷团务工作;建设具有青少年网上活动平台和服务维权平台,鼓励青年在网上找到团的组织、参加团的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等。

  据介绍,上海团市委将探索推行数字标签,打造能够实现网上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组织生活等功能的平台,“根据我们的设想,数字标签将和团员的身份证、户籍信息、学籍信息等实现联通,记录团员青年从14到35岁的成长轨迹,提供这一阶段帮助青年成长的各类服务”。

  上海共青团决定把工作对象从28周岁以下的团员扩展到3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上海有149万28周岁以下的注册团员,他们是共青团以往所服务的对象。上海有900多万14到35周岁的青少年,共青团今后服务的对象“扩容”以百万计。“服务对象扩展到这一范围,可以实现主要工作力量放在团员上,工作影响覆盖到全体青年。”徐未晚表示。

  据悉,上海还将以严把团员入口关作为改革重点,对团员比例做严格控制,目标是在高三阶段团员占比60%,初三阶段团员占比30%,目的是提高团员质量。

  “站在青年的视角,团的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后,青年群体在工作生活中会更多地‘遇见’共青团。共青团会主动回应更多青年的需求,让他在生活中对共青团有感。”徐未晚强调。

  如今的青年最需要什么?在徐未晚看来,绝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活动或集会,而是“服务”。创新创业创优需要哪些扶助?业余时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有了烦心事,谁来帮我答疑解惑?徐未晚介绍,共青团将通过打造和完善青年就业起航计划、上海青年之声、12355综合服务平台、爱心暑托班、希望工程等青少年服务品牌,为申城年轻人“雪中送炭”。“年轻人对组织的信赖,来自于组织的联系和服务。”徐未晚说。(曹玲娟)

【编辑:查云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