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校尖子生保研遭拒 招办回应:不招非“211”

2015年12月22日 17:50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保研的话题今天再度被提起,是因为媒体的几则报道。《中国青年报》本周的一篇文章讲述了最近在非“211”大学读大四的鲁欣的故事。她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进入一所名校读研,是她当初立下的目标,也是支撑她3年来一刻也不敢放松、一心向学的动力。然而,当她拿到了自己学校的“免推保研名额”之后,心中梦想高校的招办电话那头却回复说:“抱歉,我们学校不招收非‘211’大学的推免生。”

  免推梦想高校的梦碎并不是故事的结尾,而是我们今天话题的开始,“211”“985”究竟是不是外校免推保研的必须条件?设立一个这样的门槛,名校们的理由充分吗?这背后的公平与否又应该建立在怎样的逻辑之上呢?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参加过研究生免推名额争取的大学生们可能都有切身感受,这样一个“名额”的取得需要刷三年绩点、丰富的课外活动经历、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等等,是个高校里人人心向往之的“香饽饽”,特别是在就业难、考研大军把“独木桥”变得越来越挤的当下,一个推免保研的名额背后往往是无数莘莘学子至少三年的日以继夜。

  于是问题来了,这样的拒绝理由公平吗?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认为,免推名额向“211”“985”高校倾斜有其合理性,但如此设置“出身门槛”并不妥当。

  马陆亭指出,学校有选择的权利,但如果非要让学校作为一个条件,就相对有歧视了。咱们国家农村、城市、中西部有极大的不平衡,所以要承认,有一批考到不是特别出名的学校的人,还是有潜质的。应该有这个通道,让这样的人能够进入更好的学习环境中。

  鲁欣当然不是这个梦碎经历的唯一代表。记者翻开网络,公开媒体上讲述类似故事的非“211”“985”高校学霸们比比皆是。尽管他们在高考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挤进理想殿堂的门槛,但是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走进这些高校继续深造的能力。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等级身份”破坏了教育公平和人才健康发展的价值观。

  熊丙奇认为,可能“985”、“211”学校整体学生素质更高,但实际上这样一刀切的方式影响了很多非“985”、“211”学校的发展空间。这种做法实际上把学生的第一学历看得太重要,甚至有一些“985”、“211”学校把第一学历作为污点,这让学生们产生一个错误认识,认为只有进入名校才有出路。

  显然,因为名额有限,非“211”“985”学院的本科生要想获得“推免”资格本来就要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也更多。而我们能看到的这些学霸们的故事结局,或者将就着免推了愿意接受他们的高校,或者奋而走上考研路的,同样有成功有失败,却难免让人觉得惋惜。

  很多评论认为,一句“出身”不好就把他们参加名校复试的资格取消掉,是扼杀了学生的付出,也是对这些学生的不尊重。但是“800个萝卜,100个坑”,名校接受免推名额有限也是事实。马陆亭认为,这背后有相关招生部门“懒政”的问题,更为合理的招生政策应该是区别对待,设置更符合学术要求的“免推”门槛。

  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则表示,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探讨如何破除这种高校的“三六九等”。

  熊丙奇表示,教育部其实也知道这种做法是歧视,也要求高校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但为什么高校仍有恃无恐呢?因为“985”、“211”这样的工程计划是政府部门推出的,导致“985”、“211”工程变成了学校的身份。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总体方案也提出,“985”、“211”工程虽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身份固化、信心缺失、重复投入等问题。从政府部门角度来说,应该反思“985”、“211”学校的纯粹性问题。(记者柴华)

【编辑:查云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