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试点1元纸币逐步退出流通 揭他国货币那些事儿

2016年03月13日 13:20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据报道,山东省内5个试点市将在今年陆续启动实施“1元券硬币化工程”,1元纸币也会逐步退出流通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官网发布消息,继一角、五角劵硬币化之后,2016年山东省将在部分地市启动实施“1元劵硬币化工程”,也就是2016年起,试点城市流通的1元纸币,在经过消化后,会转为残损币进行销毁。

  如今人们对大面额的人民币需求量逐步增加,一元纸币使用率降低,再加上纸币损耗率高等因素,1元纸币会逐步退出市场,一元硬币将逐步代替一元纸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这也是大势所趋!

  据称以一元面额的人民币为例,硬币的流通时间约为20到30年,而纸币的流通时间一般为一年,并且在正常流通的情况下,同为一元面额的硬币和纸币,20年投放使用硬币的综合成本比纸币少15倍,而且20年之后金属仍可收回重铸。

  在一些发达国家,小面额货币采用硬币制的不少,而我国长期采用硬币和纸钞同时流通的混合模式。那么当未来1元纸币退出流通后,钱包里要装上一把硬币,您会适应吗?

  在美国,全球华语广播网美国观察员尹莎介绍称,有统计显示,美国每年约105亿美元硬币躺在墙角、沙发缝这类地方;尽管如此,研究部门算了笔账,虽然硬币铸造时成本高,但相比使用时间长,还是节省很多。

  尹莎介绍称,美国民众偏爱纸币,因为硬币沉重、体积大,又不好打理,零零散散。一般很多民众购物后会将剩下的零散硬币放在家里,出门只带纸币。但民众对硬币也不全是一视同仁,比如洗衣机、购物机和一些自动售货设施普遍只接受25美分的硬币,10美分和5美分计算起来比较方便,也还可以,1美分硬币几乎不被视为有价值,几乎所有的自动售卖机都不接受。美国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增加硬币使用。欧元和英镑都有2元为单位的硬币,日本有500日元为单位的硬币,相当于6美元的硬币。美国政府目前力争推出以1美元为单位的硬币。研究部门表示,虽然硬币铸造成本很高,但使用时间长,会相对节省很多。据统计,硬币可使用周期平均是30年,而纸币只有5年。如果推出1美元的硬币30年,就可以节省44亿的美元开支。

  澳币采用的是结实耐用的塑料钞票外加五元以下硬币化制式。在全球华语广播网澳洲观察员胡方看来,一个典型的澳大利亚人日常花费往往是揣着几张钞票出门去,找回一堆钢镚儿回家来。对此值得一提的,银行自动硬币转换机相当便民利民。

  胡方介绍称,澳大利亚货币中,5元以下全部都是硬币,有5分、10分、50分、1元和2元这5种。5元以上是塑料钞票,共有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等5种。市面上流通较为广泛的是10分到2元的硬币和5元到50元的塑料钞票,5分硬币已经较少使用,100元大钞平时也较少见。大面额交易,人们更习惯银行转帐或刷卡。一般人们出门带的较多的是5元到50元的塑料钞票,一方面塑料钞票不容易坏,还防水,甚至有人揣在兜里边下海游泳都不会有大问题。另一方面,塑料钞票比硬币轻,携带起来也较方便。澳大利亚5元以下没有钞票,全是硬币,只要买东西遇到找零,自然就是一堆硬币。硬币也不是毫无用处,不然就失去了硬币存在的价值。比如一些自动售贩机或儿童投币游戏机等都只接收硬币。出门吃饭,可以直接把所有硬币作为小费留给饭店。现在,很多澳大利亚超市里的手推车都必须要插进硬币后才能推走,这种情况下,身边有1、2个硬币是很必须的。

  消费者以欧元购物时,经常会找回1分、2分的硬币,占了钱包很多空间,但面额过小,基本用处不多。欧洲不同国家对此有着不同的便民推动。比如比利时、芬兰和荷兰提案规定商品价格必须订在以5分为整数,让1分及2分硬币逐渐停止流通。此外瑞典推无钞化,未来纸币硬币恐将全部淘汰。

  瑞典观察员尼罗兰表示,瑞典是第一个引入纸币的国家。目前流通的最小纸币面值为20克朗,最大面值为1千克朗。硬币则为一克朗,五克朗和十克朗。瑞典中央银行将在2016年10月推出面值为两克朗的硬币。目前为止,硬币在瑞典流通非常方便,超市都会有特别的硬币机方便顾客使用。但在推出新币的同时,瑞典也一直在推行告别纸币的电子货币政策。瑞典很有可能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无现金流通的国家。据瑞典中央银行的数据显示,在瑞典的零售总额中,只有27%是通过现金交易。由于处理现金的成本高昂,以及很难追踪现金流动去向,电子货币的流通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以及更有效地抵制反洗钱、贪污行贿等犯罪行为。

【编辑:刘羡】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