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祭扫错峰效果明显 清明日扫墓群众同比少6成

2016年04月05日 10:0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今年清明祭扫错峰效果明显

  清明当天接待扫墓群众26.4万人次,较去年少六成

  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昨天是清明节,也是今年最后一个祭扫高峰日,全天共接待扫墓群众26.4万人次,疏导机动车3.5万辆。今年清明祭扫错峰效果明显,更多人选择在非高峰日、非清明节当天祭扫,清明节当天的祭扫群众数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

  据市民政局统计,3月19日到4月4日全市祭扫接待日期间,全市213处公墓共接待祭扫群众385.9万人,疏导车辆65.8万辆,同比分别增加4.92%和3.79%。但今年公墓周边交通情况明显好于去年,错峰祭扫取得较好成效。

  昨天是清明节“正日子”,但由于是“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往年的祭扫高峰并未如期而至。当天祭扫人数,也只有4月3日的一半。统计显示,作为清明节第4个重点接待日,4月3日全市全天共接待扫墓群众51.2万人次、疏导机动车8.7万辆,同比分别上升21.6%、11.5%;八宝山地区接待扫墓群众6.7万人次、疏导机动车5400辆,同比分别上升15.5%、12.5%。

  记者在昌平华夏陵园看到,早上7时不到,停车场西侧部分就已经停了一大片汽车。前来扫墓的余女士说,希望能“主动错开高峰”,这样,还能有时间逛逛周边。到了早上8时多,陵园门口也未出现排队拥挤情况。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家属提前就祭扫完了,然后小长假踏踏实实出去游玩,因此今年错峰效果特别明显,“接待要比往年轻松不少”。

  市民政局有关工作人员透露,前几年由于祭扫人群集中,部分公墓会出现拥堵现象。这几年清明祭扫接待日开始前,全市就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和网络、手机等,提醒市民错峰祭扫。现在,错峰祭扫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市民认可。

  据介绍,今年清明祭扫的5个接待高峰日,除了4月3日同比略有增长,其他几天都不明显。“说明以前高峰日祭扫的人群已经有一大部分错峰在非周末、非假期。”此外,即使在祭扫接待高峰日,也有更多市民选择在下午前往祭扫,错开上午的小高峰。

  记者调查

  骨灰撒海 老人比子女更加看得开

  本报讯(记者 童曙泉 刘威)“舍不得,想留个念想!”“会不会不孝啊?”……面对能否接受“父母身后,骨灰撒海”的问题,很多子女都表示难以接受。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有不少老人曾有过骨灰撒海的愿望,但因为子女难以接受,最终没能如愿。

  连日来,记者在长青园骨灰撒海纪念广场、八宝山人民公墓等地询问了112位市民是否能够接受“父母身后,骨灰撒海”,61位市民表示暂时还不能接受。

  “我妈妈和我念叨过骨灰撒海,省得我们这些儿女负担墓地,还要每年奔波祭扫。”汪女士说,她不会接受这种方式,也不愿和父母讨论“生死”的话题。

  大多数市民和汪女士一样,作为子女,很难接受父母身后骨灰撒海。他们更想留一份念想,每年能去墓地看看父母,就好像他们并没有离开。

  调查中,还有约40位市民担心,如果将父母的骨灰撒海,会被旁人认为“不孝”。

  相比之下,家中已有过亲属骨灰撒海的人们更能接受这种生态殡葬方式。在长青园骨灰撒海纪念广场,接受访问的31名家属中,有90%的人(27名)表示,参加撒海仪式后,觉得非常庄严,海撒是一种“非常有尊严”的安葬方式。不过,他们也坦言,起初也很难接受海撒,但在老人强烈要求之下,只好遵从亲人遗愿。

  陈女士的父亲曾在水利部门工作,生前就坚决要求骨灰撒海。陈女士原本有些抵触,但亲手将父亲骨灰撒入大海后,她理解了父亲的愿望,“那一刻,特别的平静”。她说,这么宽广的大海,作为人生最后归宿,既美丽、又悠然,真的很好。

  “我也希望自己身后,骨灰撒海。”陈女士说。与她一样,曾有亲人骨灰撒海的人们,大多也产生了“海撒”的愿望。

  据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 1994年到2015年,本市共举办339批次骨灰撒海活动,1.37万份骨灰撒入大海。2015年全年,骨灰撒海已突破2000份。

  “对于骨灰撒海,老年人态度要比子女积极许多。”相关负责人说,“如果老人提出骨灰撒海,子女都能同意的话,全市骨灰撒海数量还会增加。”

  据介绍,“十三五”末,本市骨灰撒海数量预计占当年火化量的4%。

【编辑:王忠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