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科研政策加重“人”的砝码

2016年06月01日 22: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更不能口惠而实不至!”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两天后,给科研人才的“实惠”到了。

  李克强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简化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将直接费用中多数科目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

  会议同时明确,要大幅度提高人员费比例,将用于人员激励的支出占间接费用比例从原来最高5%提高到20%,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差旅会议管理也不再简单向机关和公务员“看齐”,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研究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

  这些新举措,招招对准当前中国科研经费管理的弊病。

  科研工作不确定性大、周期长,实际支出与预算通常很难“严丝合缝”。但按中国现行规定,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执行经核准的项目预算,且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其中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刻板的管理方式,使科研人员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压力山大”。

  人员费和劳务费低,更是中国科研人员的“痛点”。据统计,中国科研人员年均劳务成本仅为韩国的1/6,日本的1/12。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定涛看来,眼下中国科研经费配置是重“物”轻“人”,人员经费不能满足科研项目的研发需求,甚至连课题组成员最基本的劳务工资都难以支付。

  例如,基础数学的科研经费中,“人头费”的比例还不到30%,其他只能用来购买设备。对于这一“靠大脑”而不是“靠设备”的科学来说,这样的比例无疑难以满足需要。

  赵定涛指出,因费用所限,主管科研单位没法保障充足人力做好服务,不少主力科研人员只好一边搞核心科研,一边“兼职”做服务和后勤。这不仅分散了科研人员的注意力,也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有鉴于此,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种种政策,无不是对“人”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允许科研人员合理调剂项目经费预算,让其独立自主决策、科学有效管理,尽量少干预或不干预,是承认他们的自主空间和自主权。提高人员费用比例,则是承认人才和智力劳动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调动“科研人”的积极性上频出“大招”。

  从允许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主决定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科研单位,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到计划选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已有成效的生产企业、网络平台企业等建设“双创”示范基地,重点围绕成果收益分配和科研经费使用制度、人才流动等开展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决策层似乎正在下一盘调动人力人才资源,推动科技与经济加速融合的“大棋”。

  而发现“人”,正是中国新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争夺世界科技强国地位的必经之路。只有把“人”的力量调动起来,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有理由期待,肯定“人”、激励“人”的思路将越来越多地渗入中国官方的政策之中,助力科技和新经济加速发展。(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