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亚洲之窗”满洲里的72小时:整座城市被“俄面孔”包围

2016年07月05日 1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中新社发 李伟 摄  

  中新网满洲里7月5日电 题:“亚洲之窗”满洲里的72小时:整座城市被“俄面孔”包围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迷你裙、金发碧眼、身材高挑……进入七月,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大街上的“俄罗斯女郎”忽然间成为这个城市最靓风景之一。

  这只是“俄面孔”之一种,在当地开设的卢布里餐厅,一批批操着俄罗斯语言的大叔、大妈,言谈举止之随意,仿佛回到了自己家。

  切换到会议场所,还会发现一些西装革履的俄罗斯商界、政要“面孔”,他们正在温文尔雅地与中国民众交谈关乎国际经济走势之事。

  中新网记者走访发现,在过去的72小时,俄罗斯民众之所以在此“扎堆”皆与当地主办的多项活动有关。这些活动涉及国际技术转移、万里茶道、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俄蒙油画展及美食展等,每一处都有“俄罗斯面孔”出现。

  地处中国北疆的满洲里,因毗邻俄蒙,被外界称之为“亚洲之窗”。其极富俄式风情的建筑,让俄罗斯民众在这里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国家”。

  7月3日一早,第十三届中国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在满洲里召开。在人声鼎沸的现场,“俄罗斯面孔”几乎占到三分之一,一些从内地来的客商直言“来了满洲里,几乎就等于出国了,看到的全是异国风情。”

  更值得称道的是,在展会众多的语言中,俄语一度成为“主角”,来自福建的客商陈金明为了和俄商做好生意,还特意说了几句“常用俄语”,以期拉近距离。

  在现场,一些中文媒体为了采访这些俄罗斯客商,不得不求助于现场的翻译。一名俄罗斯翻译说,七月是她们一年中的黄金季。有人士透露,这些兼职的翻译,每月能拿到约3000元人民币,旺季时还会更多。

  有趣的是,在满洲里经商的部分俄罗斯年轻人,为了省却翻译费用而自学中文,已能说较为熟练的汉语。

  俄罗斯姑娘玛达莎说,在满洲里的八年中,最大的收获是“有了中国老公和中国孩子,还学会了汉语”。

  当地官方粗略统计称,在过去的72小时内,至少有上万人来到这里,让这座常住人口约15万的城市中,增加了新的城市底色,而这也是当地官方与俄罗斯展开新的合作的前奏。

  满洲里市政府最新消息说,官方将以此为契机,着力强化跨境旅游,加快套娃广场二期、查干湖景区建设,争取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此同时还将大力发展玉石和油画产业,构建以满洲里为重要集散节点的中俄蒙跨境旅游圈,把满洲里打造成中国人赴俄旅游和俄罗斯入境旅游的中转平台,让俄罗斯更好了解中国,推动中国人通过满洲里更多地走入俄罗斯。

  满洲里市副市长罗军认为,“俄罗斯面孔”在这座城市的增多,是中俄两国间实现“互联互通”的体现,官方将以此为契机,在跨境电商方面做出实质性的行动,目前已经有多家相关电商企业上线启动、展开运作。数据显示,俄罗斯电商市场需求旺盛,到2015年俄罗斯人均网购年增长达27%,人均年网购金额将达1272美元。网购已成为俄罗斯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