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鲁甸地震形成堰塞湖治理两大世界性难题 整治显成效

2016年08月07日 1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鲁甸地震形成堰塞湖治理两大世界性难题整治显成效
图为山体滑落形成600余米高的高边坡。 郭家龙 摄

  中新网鲁甸8月7日电 (陈静)“2014年鲁甸地震在牛栏江红石岩形成堰塞湖防渗墙建造、高边坡整治两大世界性难题。”7日,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作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艾荣奇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经过2年治理,高边坡整治工程已完成2/3,堰塞湖水电站首台机组将于明年底发电。”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数万间房屋倒塌或重损,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在牛栏江红石岩,近1000万方的塌方体下滑形成堰塞湖,集水面积12087平方公里,洪量大,度汛风险高,威胁下游两岸的鲁甸、巧家、昭阳三县(区)10镇、3万余人、3.3万亩耕地。堰塞体右岸崩塌形成了高达600余米的边坡,坡度陡峻,裂缝发育,目前仍在不断坍塌和崩落,严重危及下部安全。

  针对堰塞湖治理,牛栏江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作建设指挥部在维持现状、整体拆除和除害兴利三个方案中,选择将其改造成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具有人饮、灌溉、发电、旅游、环库经济等效益。艾荣奇称,“堰塞湖形成后库容有1.7亿方,是个天然水库,按常规这样的大坝至少需要3-4年时间才能建成,因为地震,几十秒就出来了。”

图为正在施工的溢洪洞。 郭家龙 摄
图为正在施工的溢洪洞。 郭家龙 摄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红石岩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罗庆松介绍,为让堰塞湖发挥水库的功能,需在堰塞体一端加固一面防渗墙,防止湖水渗漏。但堰塞体地质条件复杂,在下滑的崩塌堆积体中,大孤石含量达60%-70%,且堆积体仍不稳定,在这样的条件下垂直建造1.2米厚、130多米宽的防渗墙,在国内和世界均为首例。此外,堰塞体右岸崩塌形成的高边坡,高达600余米,坡度陡峻、裂缝发育、稳定性差,整治难度也达世界级。

  艾荣奇表示,整治工程拟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堰塞湖除险防洪工程及湖区内受灾群众安置,包括——新建右岸溢洪洞、堰塞体左右岸高边坡治理、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等工程;二期工程为在确保堰塞湖安全的基础上,开展堰塞湖下游受灾区供水、灌溉及引水发电等工程。“除一害兴两利,确保2017年底首台机组发电。”

  目前,堰塞湖溢洪洞已全线贯通,高边坡治理已完成2/3,防渗墙将于2017年10月31号全部完成,其他主机设备制造、人畜灌溉工程、发电洞等多个项目也正加紧施工,已累计完成投资8.25亿元。预计2017年12月底,水电站将实现首台机组发电并具备永久泄洪条件。

  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完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可达1200米,死水位1180米,具有季节调节性能,总装机容量达201兆瓦。同时,工程还将实现灌溉面积6.3万亩、供水人口6.91万人的良好社会效益。(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