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在中国,遗传性心血管病正在告别“束手无策”

2016年08月12日 09: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记者熊争艳、王琳琳、李江涛)6月,36岁的兆弘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此时,距离他确诊肥厚型心肌病已整整19年。

  “从中学开始,我就干不了农活、搬不动箱子,爬楼爬到二三层就气喘吁吁,但血压并不高。”兆弘说,直到来北京念大学才在医院通过彩超确诊。这些年他安装心脏起搏器、接受射频消融术等治疗,直至近年出现房颤——肥厚型心肌病的晚期症状。

  在中国,像兆弘这样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约有200万。据阜外医院调查,我国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400万以上,患者面临猝死、心力衰竭等风险。

  “未来,已来!伴随基因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基因组正引领心血管疾病进入精准治疗的时代。”长期从事分子心脏病学研究和临床的阜外医院原副院长惠汝太教授呼吁,应加强医生和公众教育,加快推广包括基因检测在内的精准医疗,改变目前许多遗传性心血管病“有治无诊”的尴尬局面。

  “中国探索”:肥厚型心肌病诊疗从不治之症到可以控制

  上世纪50年代,肥厚型心肌病发现之初,常与离奇的临床事件有关:15岁的健康少年在学校操场追逐嬉戏时突然身亡;一人骑着自行车在雷电交加的天气中倒地身亡,却未发现任何电击伤或暴风雨造成的损伤。

  随着医学进步,以肥厚型心肌病为代表的一系列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才被逐渐认知:这些疾病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临床表现多变、病情发展各异,难以进行早期诊断和猝死等危险性评估,更不要说有效治疗和提前预防。

  惠汝太的肥厚型心肌病研究始于1997年,当时他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回到阜外医院组建分子心脏病研究室。

  那年一次门诊,一对确诊肥厚型心肌病的甘肃姐妹让惠汝太心如刀绞。姐姐15岁,妹妹13岁,门诊后不久,妹妹在一次上体育课时猝死。

  “我想阻止不幸再降临到姐姐身上,当时的办法只有装除颤仪,但一台除颤仪要15万元。”惠汝太到美国开会时找到世界心血管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奠基人、肥厚型心肌病治疗的泰斗马伦教授,请求他捐一台。

  “经过一系列流程,马伦告诉我可以捐一台了,我立即打电话给女孩的妈妈,但电话那端说姐姐也不在了。”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病友会”上,回忆起这一幕,惠汝太有些哽咽,全场一片寂静。

  “面对肥厚型心肌病,我们不能束手无策。”深受触动的惠汝太带领宋雷等医生投身到肥厚型心肌病研究中。他们走访了中国10个省份,在全球第一个调查出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测算出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超过200万,被马伦教授誉为全球该领域研究45年来的“路标”性工作。

  此后,该团队又取得一系列进展:最早报道肥厚型心肌病中国人基因突变谱,发现新的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明确心肌病基因突变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建立了中国最大、国际领先的遗传性心血管病标本和临床资料库。

  随着研究深入,心肌切除术等外科治疗技术也日渐成熟。

  阜外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王水云介绍,国内第一例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切除术于1992年在阜外医院实施,到2008年总计不超过100例。从2009年起,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主要手段,迄今已实施近千例手术,总体死亡率在1%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最初被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时,医生都说这是不治之症,全家人抱头痛哭。现在医疗已有很大突破,只要及时治疗,患者能和正常人寿命相当。通过基因检测,今后还可以让没出现症状的孩子尽早确诊、加强干预。”兆弘说。

  遗传性心血管病:亟待从“诊断”源头抓起

  不仅肥厚型心肌病,借助基因检测等手段,越来越多的遗传性心血管病得到了精准诊疗。

  在河北遵化,有这样一个被梦魇笼罩的家庭。家中4代人,从第一代到第三代,多人在劳作时猝死。

  “我妈妈和我的4个哥哥姐姐猝死时都不满35岁,我外甥去世时也不到35岁。别人都觉得我们家中了邪,家中男孩娶不着老婆,女孩嫁不出去,怎么办啊?”第二代唯一健在的女儿黄女士前往阜外医院就诊时,这样告诉内科副主任兼高血压中心副主任宋雷教授。

  宋雷和同事们前往遵化,给这个家族的4代20多人做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一种遗传性猝死型心肌病在这个家族代代传递,家中第三代、第四代有多人携带致病基因突变,其中有人已发病,有的还没有发病。

  “通过基因诊断,可在病人发病前早预防、早治疗,比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可有效预防猝死,避免家族性规律性猝死的恐惧,挽救生命。”宋雷说,找到生育期的致病基因突变携带者,还可通过选择性生育切断疾病遗传路径,阻止有缺陷新生儿的出生,结束家族噩梦。

  据介绍,目前在已知遗传性疾病中,有2000多种直接或间接累及心血管系统。已知近300种基因的单个突变即可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叫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是遗传性心血管病的主要形式,包括遗传性心肌病、遗传性心率失常、单基因致病性高血压等。

  惠汝太、宋雷团队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总数在400万以上,患者多为心脏性猝死、年轻早发心力衰竭的高风险人群,青壮年发病,危害严重。

  “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手段,多数患者在生育时并不知情,使得危险通过基因在家族中多按50%的遗传概率传递,呈家族性聚集发病。”宋雷说。

  事实上,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31岁时在比赛中猝死、我国某著名游泳奥运冠军国际大赛时突发意识丧失,“幕后元凶”都是单基因遗传心血管疾病。

  “单基因心血管疾病目前普遍处于‘有治无诊’的尴尬境地。如可早期确诊,早诊就能早治。”宋雷说,别说患者不知道所以然,就连许多大医院的医生对遗传性心血管病都知之甚少,这类疾病的防治,亟待从宣教入手,从“诊断”这个源头抓起。

  大势所趋:将基因检测规范融入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

  对于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是诊断金标准。

  宋雷说,近期对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的精准医疗目标是四个方面:基因诊断、分子分型、基因水平危险分层、预警和遗传阻断。

  宋雷算过这样一笔账:以2012年全国产妇生育数1544万人为例估算,按中国人的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率,全国每年新增近2.5万个埋藏了子女在青少年期间发生不幸风险的家庭。

  阜外团队正在与北医三院乔杰团队合作,帮助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有望在下一代阻断遗传疾病,避免悲剧在家族重演。

  国内外目前都在实践和规范基因检测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使用。将基因检测规范融入单基因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去年,经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批准,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成立,目标是3—5年内建立覆盖全国至少二分之一人口的“精准心血管病研究网络”。

  今年初,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在青岛挂牌成立第一个临床合作示范基地,尝试建立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三甲医院的精准心血管病三级诊疗体系。

  惠汝太说,精准医学前途光明,但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临床医师就读医学院时没有接受基因组等分子医学教育,今后亟须在医学院加强教育,加强对在岗医生的精准医学培训。

  目前,精准医学仍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浩如星海的人类基因密码,我们所知的内容仅是沧海一粟。”宋雷表示,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更多的“未知”会成为“已知”,为患者带来更加个体化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案,使整个医疗体系达到精准医学标准。

【编辑:王诗尧】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