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平台南海冷泉区立体协同探测 开启中国海洋科考新模式

2017年08月28日 1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沈阳8月28日电 (记者 朱明宇)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悉,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2017年南海综合调查航次第二航段任务结束。该所自主研制的“探索”号4500米级AUV和“冷泉”号3000米级着陆器与系列深海技术装备协同作业,首次实现了多平台南海冷泉区立体协同探测。

  本次科考任务由沈阳自动化所组织实施,并派出10名科考队员。在本航段中,通过“探索”号AUV在南海冷泉区开展大面积海底地形地貌精细探测和海底光学调查,获取了近海底水体探测数据,锁定一块海底冷泉疑似区;利用“发现”号ROV进行海底高清摄像和采样作业,为研究影响冷泉区化能生态系统环境要素和生物分布的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确定观测点后,科考人员操控“发现”号ROV将“冷泉”号着陆器精准调整到海底指定位置,对海底冷泉生物群落和环境连续观测3个月,分析环境变化对冷泉区生物迁移、生长率和繁殖等关键过程的影响。

  本航段还同步实现了多台探测设备的协同探测与作业及交汇拍摄。在“科学”船和“发现”号ROV的精准协同配合下,科考人员首次看到了AUV在海底的工作状态,在中国首次实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水下机器人近距离交汇拍摄。

  据悉,在“海洋先导专项”的支持下,沈阳自动化所研发的系列深海技术装备在中国首次实现利用ROV在海底精准调整着陆器的观测位置;无船值守状态下,在中国首次实现AUV长时间大范围自主探测,以及在中国首次实现两种不同类型的深海装备协同探测,极大提高了科考船的科考作业效率。

  本航段的科考工作圆满结束,标志着中国深海装备之间以及深海装备与科考船舶协同作业的一次跨越式发展,是中国海洋科考技术体系和平台能力的综合展示,开启了中国海洋科考新模式。(完)

【编辑:刘湃】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