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南联大80周年 37位老校友汇聚北大

2017年11月02日 01:3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西南联大80周年 37位老校友汇聚北大

  昨日,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潘际銮院士和校友会秘书长曾骥才向西南联大纪念碑献花。当日,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昨天,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西南联大校歌响起。这所在战火中诞生的学校,这座被誉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传奇的学校,当天迎来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日。

  37位校友,24位“联二代”,38位西南联大附中、附小的同学来到现场,平均年龄超过90岁。

95岁的杨振宁和99岁的吴大昌在纪念大会上交流。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南联大物理系1938级校友杨振宁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西南联大社会学系1945级校友彭珮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西南联大机械系1943级校友郑哲敏院士分别致辞。

  200位顶级学者战时云集昆明

  “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一首校歌,唱了8年零11个月,从1937年到1946年,唱出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血与泪,也唱出了一个学校的传奇。

  “八十年前,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高校在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这一天也成了西南联大的校庆日。一个月后,因形势所迫,全校师生向西迁徙,最终于1938年4月2日在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大副校长王博在纪念大会上介绍。

  生活贫困,战火频仍,当年的西南联大却吸引了近200位国内和归国的顶级学者和专家云集昆明。

  中国文学系教授朱自清、闻一多,外文系的吴宓、钱钟书、朱光潜,有陈寅恪、傅斯年、钱穆“加持”的历史系,冯友兰、金岳霖坐镇的哲学心理学系,拥有陈省身、华罗庚的算学系,坐拥吴大猷、叶企孙等大师的物理学系……西南联大的师资配备堪称“豪华”。

  雄厚师资自然培养了大批人才,“8年时间,从西南联大走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8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74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云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蒋永文在纪念大会上说。

  1946年7月,西南联大停止办学,三所大学回归原址各自办学,但西南联大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

  老教授笑谈当年泡茶馆聊时局经历

  西南联大1940届校友吴大昌,今年99岁了,谈起在西南联大的时光,老人表现得像个孩子,“外边诱惑少,我们就专心读书。”他在西南联大印象最深的事,是那时办学条件之简陋,“当时的教室,我们到那里的时候,里面还有棺材。大家把棺材抬出来,粉刷了几下,几天工夫,就开始上课,条件很艰苦。”

  1943级校友,著名物理学家、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郑哲敏至今记得自己第一天到西南联大的情景:“头一天报到,被分配在昆北宿舍,哪晓得那里的跳蚤多得要命,腿上袜子里都是,搞得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来到新校舍,走进大门,左右两边墙上贴满了东西,有各式各样的壁报、通知、小广告,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和宣言,代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使我这个刚从四川小县城郊区中学毕业的学生,感到新奇和不安。”

  1944级校友、北大教授李德齐,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就关心时局,1946年秘密入党,后被国民党政府通缉。他笑着说起自己在西南联大泡茶馆的故事:“我们当时几乎每天都泡茶馆,因为图书馆排不上队,就去茶馆。当时日本人都打到贵州了,大家很关心时局,就约了朋友泡茶馆。一次最多就相当于现在的三五块钱,也不撵你走,(我们)就在那里讨论国家大事。”

  “联大七年给我奠定坚实基础”

  先进的教学制度,严格的教学要求是西南联大的精髓,不少老先生对当年自己的老师印象深刻。

  “西南联大在昆明开学是1938年,结束是1946年,前后只是八年时间,我很幸运自己曾经有七年是在西南联大学习、做研究,这对于我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振宁在纪念大会上说。

  他还分享了自己在西南联大写论文的过程:“我的学士论文是在吴大猷教授指挥下写的,讨论的是对称性在分子物理学的应用,我非常幸运,吴先生把我带到这个领域;硕士论文是跟王竹溪先生写的,我又是很幸运,他带我走进统计类学领域;拿到硕士学位后,我成了西南联大附中的一个教员,从马仕俊先生那里学到当时最尖端的理论物理,叫做场论。”

  谈起当年的老师,李德齐提到了朱光潜和闻一多,“朱光潜上课点名,点谁谁起来,问上次教的英文诗,你给我背出来。闻一多先生,我去过他家,他不但是学者,还是战士,对学生很和气。”

  “西南联大的精神,一是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民主精神;二是有很多大师,在困难的时候能聚集昆明;三是有先进的教育制度和严格的教学要求;四是西南联大学生勤奋学习,有非常高尚的理想,抗日救国、救亡图存,没有浮躁情绪,这都是值得学习的。”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会长潘际銮院士对记者说。

  西南联大校委会常委、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孙女张元苓作为家属参加了昨天的大会,尽管自己出生时爷爷已是晚年,但西南联大的情怀已经在他们家代代相传,家人每年都会去云南的西南联大纪念馆,“顽强不息,民族精神,这是西南联大对我最大的影响。”

  新京报记者 王俊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编辑:陈海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