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帮戒毒人员重塑“失控人生”

2018年06月27日 10:1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一日吸毒,终身戒毒,毒品是家庭和社会不能承受之痛。

  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司法行政部门承担着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戒毒康复管理、指导支持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职能。自2008年禁毒法实施以来,司法行政部门已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130万余人,通过科学规范化的教育戒治,帮助戒毒人员重塑“失控人生”。

  毒品不仅侵蚀身体,也摧毁正常思维

  体重从48公斤,恢复到如今的58公斤。一年多来,这是李某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最为直观的变化。

  现年41岁的李某,原本是云南昆明小有名气的乐队成员。“为了寻求刺激,我尝试了第一口海洛因,以为吸食一次不会上瘾。”李某向记者讲述,10年来,断断续续被强制隔离戒毒好几次,却依然没有摆脱毒品的控制。

  “人越来越瘦,精神也很颓废。状态最差的时候,甚至想结束自己。”一旦吸食毒品,人体机能受到严重的、甚至难以救治的损伤,李某也不例外。

  毒品侵蚀的不仅是人的身体,也会摧毁人的正常思维。“刚开始还能工作,通过演唱跑场挣到钱。后来跟家里人说谎要钱,欺骗伤害的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李某说,吸食毒品的时候只想自己,变得很自私,时间一长,相信自己的人越来越少,家庭也支离破碎。“因为吸毒,妻子离开了自己;外婆80多岁了,我跟她最亲,本来我应该照顾她的,现在也只能通过亲情电话来安慰她了。”

  “出戒毒所之后,我想到外地去工作,换个环境倒逼自己脱离毒品。” 经过在戒毒所的积极戒治和康复,李某也逐渐找回了自信,表示要重新找回自己。

  相比于成年人,未成年人吸食毒品往往出于无知和好奇,恶果让人格外痛心。两年前,16岁的小潘就是在同伴的诱使下吸食了毒品。“说是‘头痛粉’,吸完好睡觉。”小潘告诉记者,当时在KTV和朋友玩,由于年龄小,“朋友说什么都很相信”。

  “未成年戒毒人员,一般涉毒时间不会太长。由于行为认知的缺乏,未成年人本身并不十分清楚吸毒意味着什么,再加上同伴的诱使,就会沾染上毒品。”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龙海介绍,“能减肥”“可以醒酒”“吃了心情会变好”等等,通常是未成年人被蛊惑的常见理由。

  戒毒有严格的执法要求,保障戒治科学规范

  为了防止毒品的流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人员有着严格的安检核查规范要求。初次进入戒毒所,许多人马上会想象出一幅戒毒人员毒瘾发作时痛苦不堪、撕心裂肺的画面。

  真实的戒毒场景到底是怎样的?在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生理脱毒一级管理区,记者看到了有束缚带的戒治床位。“戒毒人员入所24小时以内,表现的症状通常比较严重。尤其是吸食新型毒品,戒毒人员会产生幻想、抽搐等症状,必要时会使用束缚床。”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武强介绍,“我们有着严格的执法要求,还要遵从医嘱,保障戒毒人员的安全和戒治工作的科学规范。”

  对新收治的需要急性脱毒的戒毒人员,戒毒所统一在生理脱毒区对其进行生理脱毒,开展入所体检、吸毒史调查、脱毒观察等工作。“根据戒毒人员吸毒种类和成瘾程度,科学制定脱毒方案,分类实施急性脱毒治疗,消除急性戒断症状,确保戒毒人员安全戒毒。”武强介绍,低床位、大护栏都是出于安全考虑,也方便干警处理突发情况。

  “‘体瘾’易除,‘心瘾’难戒。”戒毒干警表示,戒毒人员一般十多天左右能够克服生理不适,生理上脱离对毒品的依赖,经过入所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更大的精力和时间要放在康复巩固治疗上。“通过戒毒医疗、心理矫治、身体康复训练、习艺劳动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矫治,帮助戒毒人员实现身心上的康复。”在戒毒人员的习艺劳动车间,记者看到戒毒人员正在学习缝纫等劳动技能,戒毒人员出去后要有生存的技能,这也是戒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没有科学规范、系统完整的戒毒工作流程,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工作就难以完成。今年5月,为进一步推进戒毒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司法部印发《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意见》,明确建立以分期分区为基础、以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的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并建立戒毒医疗中心、教育矫正中心、心理矫治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5个专业机构。

  “戒毒模式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断运行的。全程跟踪每一名戒毒人员各期区的戒治环节,对不同阶段戒治效果进行量化考核、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各个阶段的戒治手段,实现戒治目标、戒治方案的科学调控、动态调整。”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司法部将大力加强戒毒康复和教育戒治优势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加强戒毒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运用和推广,努力形成综合配套的戒毒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科学戒毒。

  “重要他人”的力量,社会的接纳,才能让戒毒人员更好地回归

  “刚才扮演母亲的角色,有什么感受?”“想象和自己对话的情境,说一说自己身上的优点?”

  戒毒民警田溪承担着心理矫治的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心理剧场,让戒毒人员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感受作为家人角色的无奈和难过,恢复重塑人生的信心和力量。“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要通过教育引导让戒毒人员有回归社会的能力。”在田溪看来,通过心理矫治教育,提高戒毒人员的心理应对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才能让他们日后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戒毒人员是违法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和病人。”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魏凤玲表示,通过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教育感化,戒毒人员一旦意识到了毒品的危害,就能够成为戒治的典型,远离毒品、服务社会。

  反复性,是戒毒民警眼中最大的难题。“戒毒人员更好地回归,需要借助社会综合的力量。”戒毒干警王勇介绍,对戒毒人员来说,家属、朋友都是其“重要他人”,通过场所开放日、亲情会见等活动,可以增进家属朋友和社会公众对戒毒人员的帮助、理解、支持和接纳,有效地缓解戒毒人员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坚定戒断毒瘾的信念,追求阳光健康的生活。

  “目前教学资源方面还非常有限,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义工能够参与进来,尤其是在一些文化素质课程方面。”田溪表示,通过社会化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参与戒治工作,才能收到更好的戒治效果。

  魏哲哲

魏哲哲

【编辑:张燕玲】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