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别让“痕迹管理”成为新形式主义

2018年07月27日 03: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纵深话题
  别让“痕迹管理”成为新形式主义

  张涛

  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有效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供日后查证。据新华社《半月谈》杂志报道,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反映,为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日常工作中,他们不得不过分在“留痕”上做文章,此举严重背离了痕迹管理的初衷。

  “痕迹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党政机关绩效考核手段,每个单位、每位干部,平时都做了哪些工作,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展现出来。应该说,“痕迹管理”大大弥补了过去党政机关绩效考核相对虚化的不足,使考核内容更加具象,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不过,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过于注重“痕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痕迹主义”。

  “痕迹主义”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小题大做。一些地方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事无巨细都要求按照统一模板准备材料,有时难免有“高射炮打蚊子”之嫌。报道中提到的某地“一次卫生清扫需9份档案”,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硬是要求红头文件、工作方案、会议记录、分工细则、清扫照片等条条块块一个都不能少,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

  二是以“貌”取人。一些部门下基层检查时,只是粗略翻翻资料,看看“材料准备得齐不齐、好不好、美不美”,并不认真查看具体内容。即使工作做得并不扎实,材料纯属东拼西凑,只要包装做得好看,照样能得高分。

  三是舍本逐末。“痕迹管理”本来是用来印证工作的辅助材料,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过分强调“留痕”,“不看实绩看材料,不看实地看纸面,不看做的看写的 ”,反而使得“痕迹管理”喧宾夺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跑偏了的“痕迹管理”,对于基层工作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进而带来了三大危害:其一,劳民伤财。在“痕迹主义”的语境中,材料的厚度往往代表着工作的深度,一些基层干部为了体现工作扎实,将各种有用的没用的材料都往档案盒里放,造成办公浪费。

  其二,弄虚作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往往很急,要求限时完成,有时不同部门的检查还会“撞车”,导致基层分身乏术、疲于奔命,只好连夜加班加点补材料、“造痕迹”。

  其三,影响作风。一些基层干部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用在保留工作痕迹上,自然无法投入太多精力在帮群众解决难题上。有的驻村干部走访贫困户,问几个问题、拍几张照片就算“留痕”了事,村民对此很是反感。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题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某些地方出现的“痕迹主义”,就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新表现,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有关方面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力纠正整治、规范优化痕迹管理。

  一方面,考核要降低材料比重,注重工作实绩。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引入第三方测评等形式,全方位展现工作情况。工作干得好不好,不能光看干部写了什么,更要听听群众说了什么。另一方面,要加强各个考核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考核内容可以合并同类项,痕迹管理应该实现资源共享,在减少浪费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大量重复性工作。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