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对“隐身慈善家”何必刨根问底

2018年08月22日 11:31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 

  对“隐身慈善家”何必刨根问底

  炎热的八月,杭州市开发区城管办工作人员接到了某饭店店长的电话——“那位好心人又来找我了,你们能帮忙联系一批环卫工人来我们店里吃饭吗?”这是她在去年冬天后,第二次联系城管办(8月21日《钱江晚报》)。

  冬天让饭店准备热饭热菜,请环卫工人免费进店吃饭;夏天又让饭店准备饭菜冷饮,也是请环卫工人免费食用,而这些费用,都由背后的神秘人士来买单。对于这种既神秘又显另类的民间公益慈善行为,我们在点赞与敬佩之余,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总想知道这人是谁,他以这种方式行善的目的又是什么。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这些身边的“隐身慈善家”,我们只需要学习他们的意识和理念,而对他们的身份、姓氏、职业以及行善的目的等等信息,没有必要刨根问底。做慈善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如果当事人不愿意主动曝光自己的信息,那么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我们对这种选择应该给予必要的理解与尊重,而不是仅仅因为自己的好奇心,非要把对方曝光才行。

  客观而言,我们早已过了做好事不留名的时代,而且从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让好人好事被更多人知道,有利于社会正能量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弘扬。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如果说不再鼓励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的话,那么尊重个人选择的权利,包括尊重个人做好事不留名的权利,也同样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

  近年来,通过媒体的报道可以知道,当一些正能量事件和正能量人物因为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宣传而“名满天下”的时候,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当一个“隐身慈善家”,他们或者捐资助学,或者是扶助贫弱,或者像新闻中这位神秘人物一样,专门帮助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尽量保持低调,不愿意抛头露面。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慈善风格”,而对于这样的“慈善风格”,我们只有给予最大的理解与尊重。

  他们这种低调、内敛的“慈善风格”,并没有对他们所从事的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带来任何损害,带给我们的只有感动和温暖,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刨根问底,非要知道他们是谁呢?社会是多元的,慈善也应该是多元的,所以以何种方式进行自己的慈善公益事业,应该是公民的个人选择,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这么说,当然不代表我们面对别人在慈善事业上的积极作为,就可以无动于衷,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做好配合工作,对他们的慈善行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在这个新闻事件中,饭店的经理、工作人员,就按照神秘人士的要求,尽最大限度为前来吃饭的环卫工提供帮助;再比如当地的城管办,对这样的民间慈善也大力配合、协助,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这其实也就够了。

苑广阔

苑广阔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