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卫星城纳入中心城 新蓝图谋划新发展

2019年01月25日 05: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成都温江构建“四级规划”体系
  卫星城纳入中心城 新蓝图谋划新发展

  古蜀文明的发源地“金温江”,正迎来一张现代化的新蓝图。

  2017年以来,随着成都市吹响“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号角,成都市温江区在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被纳入成都市中心城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如何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续写为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文明,温江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答案。

  新时代的温江“答卷”——规划破题

  温江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自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设置温江县,距今已有1463年。2002年4月,温江县撤销,设立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作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的温江,土地肥美、物产丰饶,既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古蜀文明,又创造了发达富庶的近代农业文明,素有“金温江”之美誉。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提出将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金温江”面临着如何实现新崛起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城市空间新格局中,如何写好“西控”和“中优”两篇文章,成了摆在温江面前的新“答卷”。

  做好“答卷”,规划破题。2017年12月,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立足新的时代方位,着眼新的历史担当,贯彻新的发展要求,成都市提出四级规划体系编制要求,全面加强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

  随着成都市能级提升,需要在更大空间、更广维度组织城市功能,温江区在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被纳入成都市中心城区。由卫星城转变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面临角色转换,需要全面对接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标准,提档升级。

  在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的背景下,温江结合对现有发展阶段的研判和相关背景的分析,完成了四级规划体系的构建。

  温江区本轮规划编制,借鉴了雄安新区等地的规划经验和编制模式。通过“党委政府抓总、部门横向联合、全区上下互动、知名专家领衔、公众广泛参与”的多方联动模式,有效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级规划体系包含战略规划、分区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温江区充分征求群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的意见,充分落实上位规划对温江区的要求,充分衔接各部门专项规划,增加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新规划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温江区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分别为1985版总规、1992版总规、2001版总规和2014版总规,四轮规划在引导当时的城市发展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的历史清晰地勾勒了这快富饶土地30多年的发展变迁。1985版总规奠定了温江老城区的基本格局;1992版总规以温江老城为起点,向西发展了海峡科技园;2001版总规中,建设大学城,同时向东发展了新城区;2014版总规向南拓展了科技园、金马体育城,向北发展了农科城、医学城。

  新的规划如何引领城市发展?温江重点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回答城市功能定位,明确温江作为成都新中心城区,承载什么功能、发挥什么作用;二是回答城市空间布局,明确温江在“西控”“中优”背景下,如何以控促优,实现高品质永续发展;三是回答重塑经济地理,明确温江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生态圈,实现“人、城、产”协调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温江面临着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温江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规划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转变”和“四个提升”。其中,“四个转变”包括发展定位转变、空间结构转变、整体形态转变和发展方式转变。“四个提升”主要包括生态功能提升、民生福祉提升、文化底蕴提升和支撑体系提升。

  按照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精神,“西控”就是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中优”,则是优化中心城区功能,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按照规划,温江区有90%的面积处在“西控”范围之内,其余10%为“中优”地带。温江是不是不发展了?一时间,“西控”之下温江如何发展,在这片土地上引发热议。

  在众说纷纭中,新的规划对此作了明确的回应:温江要成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宜业宜居宜游的新中心城区”。

  在“四个转变”的发展定位转变部分,规划提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温江要做到“承担有支撑、共担有份量、分担有特色”,即积极承担成都大都市“三医两养”健康产业核心功能,合力共担成都大都市生态涵养保育功能、都市现代农业功能、天府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主动分担成都大都市宜居功能、成都大都市先进制造功能、成都大都市乡村休闲健身旅游功能、成都大都市商业中心功能、成都大都市教育培训功能、成都西向交通信息枢纽。

  南城北林,构建新的城市地理格局

  水网密布、花木成林、沃野成片……一张温江地图形象地描绘了这块土地的生态本底。

  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温江区树立了生态为基、融合发展、紧凑发展三大规划理念。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生态,温江区明提出,要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优良生态作为支撑温江发展的根基,承担起保护成都生态本底的历史使命。

  温江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西控”、“中优”的发展背景下,需要温江全面落实成都市的战略要求,走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

  为了呵护好生态本底,在空间格局方面,温江区按照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塑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立足温江特色,规划提出重构空间发展格局,以成温邛高速公路为界,形成“南城北林”的空间发展格局。

  南城为城市集中发展区,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田园城市形态,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绿色健康产业发展能级和城市品质,实现精明发展。北林为生态涵养区,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生态依托型产业,不断修复生态功能,实现精明收缩。

  唐朝诗人杜甫用“窗含西岭千秋雪”生动描绘了成都这一能看见雪山的特大城市的空间特质。而位于成都城西的温江区,有着望山见水的天然优势。本次规划紧紧抓住这一空间特质,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管理,沿重要开敞空间、城市节点等,重点打造“7点3廊”观景体系,实现“一方阳台八方景、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盛景。

  结合鱼凫村遗址打造鱼凫文化公园,结合温江文庙、王光祁读书处打造国学文化片区……有了生态的本底,还要有文化的厚度。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温江提出通过体系化地梳理历史文化脉络,将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作为规划的首要目标。

  温江区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温江要固城市之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建立由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组成的全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还要扬城市之韵,塑造温江文化品牌,坚定文化自信。

  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到城西的温江休闲度假是成都市民的火热选择。如何支撑市民的上述选择?温江区提出,支撑体系也要提升。按照规划,温江区将构建低碳宜人的绿色交通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蓝图已绘就,关键看落实。温江区规划局负责人表示,温江区建立了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围绕创新开放进取之城、“三医”融合产业之城、天蓝地绿亲水之城、便捷高效畅通之城、文明和谐幸福之城五个方面构建了33项指标体系,对发展目标进程进行评估,实现指标体系可核查、可落实、可分解的定期动态管理。

  此外,温江还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制度,确保规划的延续性、不走样,并建立监督问责制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障“一张蓝图绘到底”。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姜贞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