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侨报:日本必须改改排斥“外人”的脾气

2015年11月26日 1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1月26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26日刊文称,国际交流与融合日益加快的今天,即使是以封闭“岛国文化”著称的日本,也很难独善其身。不少文化学者用“多国国民时代”来形容日本社会的变化。如今,在日外国人不但在数量上日渐增多,而且正在通过取得日本国籍或以国际婚姻的形式,深入社会各个角落,悄然改变着日本。其最显著的影响,是促使日本社会被迫由保守转向更加开放。

  文章摘编如下:

  读过《菊与刀》的人想必都对日本社会有个初步印象。概括起来可以说,日本人和日本社会,就是无数个正反矛盾的组合体。而开放与保守,正是其中一对。表面“崇洋媚外”和擅长吸收外来技术的日本民族,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传统、习俗、文化设有天然的“防火墙”。换句话说,大部分日本人习惯于将“外人”拒之门外,并防止自身被“外化”。然而,现实情况正朝着日本人不太愿意的方向发展。

  自1952年“主权恢复”以来,日本全国累计有超过50万的外国人获得日本国籍。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日本国际婚姻的比率开始大幅增加,目前平均每30对夫妻中就有1对属于国际婚姻。日本“被国际化”来势汹涌,让不少日本民众措手不及,也引发许多日本人的不满和抵触情绪。他们对外来食物的气味表示厌恶、嫌弃外国人吵嚷、不能入乡随俗等。

资料图(来源:新华侨报)

  学校里,日本在接纳外国人问题上“同化意识”的严重欠缺,更是暴露无遗。虽然日本学生表面上对外国学生彬彬有礼,可是内心里的歧视和偏见却广泛存在。很多外国学生即使在校数年,仍然感觉很难真正融入“客气”的日本同学中。

  在日外国人只能在这样的文化碰撞中,压抑自己和隐瞒自我。而另一方面日本人小心翼翼地与“外人”划清界限,防止自身文化被“外来文化”入侵。其背后是日本人面对外来文化和群体时的排斥心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的保守与封闭。

  而今,由外国人组成的“多国国民”群体,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也为日本带来了变化。一是全社会语言对应体系的改变。“国势调查”是日本政府掌握居民基本情况的重要调查。1985年,该调查仅提供英语一种外语,现在则已经达到了27种外语。日本总务省表示,这样的语言服务可以满足9成在日外国人的需要。此外,“多国国民”的社会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

  过去,在日外国人很难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定位,连普通生活都要“夹着尾巴”做人。现在,在经贸交流、文化互动等各领域都有着特殊优势的“多国国民”,正活跃在日本体育界和文艺圈,让日本的公众项目、娱乐节目变得更有卖相和看点。甚至连日本的国粹相扑,也快成了在日外国人的天下。

  究其原因,除了人口流动的全球化大背景外,日本“开放国门”和日本人“敞开心扉”,有着非常紧迫的现实需求。长年经济低迷、人口老龄化让日本的人才甚至劳动力短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日本吸引移民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从这一点上讲,日本人即便有诸多不快和排斥,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生存,也必须改一改自己的“脾气”,敞开胸怀真正接纳外国人,让“多国国民”融入日本社会成为常态。这才是日本未来发展的真正生命力所在。只是,稍稍深入日本社会很快就能发现,视外国人为“文化入侵者”的眼光依然常见,解开日本人心里那个“疙瘩”似乎仍需时日。(蒋丰)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