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安徽侨乡长临河侨眷隔海寄乡音:家里一切都好

2016年06月24日 12: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合肥6月24日电 题:安徽侨乡长临河侨眷隔海寄乡音:家里一切都好

  作者 张强

  “请你们出去工作的人都放心,现在六家畈地区的侨属侨眷生活都很好。如今都住上了小洋房,土地流转出去了,每个月有租金收入,吃不愁了……”日前,见到安徽省侨联组织的“江淮情·侨乡行”媒体采访团,罗守华似乎有许多话要说。

  罗守华是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镇一名教了30多年书的退休教师,亦是一名侨眷。细数长临河的历史,罗老脸上露出些许自豪的笑容。长临河镇属于老侨乡,在清朝末年,由于漕运兴盛,长临河古镇为巢湖北岸地区的商品分销集散地,有“小上海”之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长临河镇六家畈的在外侨胞就达2003人,分布在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17个国家;全镇海外侨胞有4000多名,如美籍华人、美国《妇女心声》杂志社主编吴世珊博士;美籍华人畜牧兽医专家吴思孝博士;美籍华人、美国总统奖获得者刘军博士等。

  为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长临河镇每年春节都会给他们寄去明信片。侨属吴铁生介绍,2002年,当听说长临河要建吴氏家谱,来自全世界的吴氏后人、资料纷纷汇集六家畈。“生活在海外的同胞们热情很高。修祠堂、修家谱加强了我们之间的联系。”

  柏油双向八车道、鳞次栉比的新房屋……吴铁生说,经常会有海外的吴氏后人回来看看当年自己或者他们长辈们住过的老房子。“有很多人看到现在的六家畈,都感叹变化非常大,都讲要回来投资、建设。”

  纵观历史,重视教育是长临河发展成安徽第一侨乡的重要因素。在科举时期,长临河便有义学、私塾数所,闻名海外的养正小学创办于1898年,其后又创办了沙二岗补习社、私立松森小学和私立湖滨中学。长临河镇副镇长王正银介绍:“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广大学子胸怀科教报国之志,西学东进,出国留学一度蔚然成风。”

  王正银说,长临河成安徽第一侨乡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巢湖水师”发源地、“淮军文化”摇篮。“这让长临河人产生了尚武的文化观念,于是当地便掀起了投军报国热,许多淮军将领均出自于此。此后,国民革命兴起,一批批爱国青年投军从戎,走出了20名将军。”

  吴氏旧居、百年邮政、长临河民俗馆……走进长临河古街,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回了那个昔日繁华的“小上海”。如今,长临河镇正大力发展旅游业,致力打造历史文化生态风情小镇。

  目前,长临河镇已筹资对古民居、蔡永祥纪念馆、振湖塔加以维修和改造。正在建设的项目有巢湖——黑石嘴风景区、中国收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印象巢湖——长临河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

  未来,长临河将对六家畈古民居群进行整体修复,并配备旅游附属设施。同时规划建设长临河六家畈侨乡名人馆和侨乡历史文化长廊,修复大关份古民居群,建设丁玉兰庐剧大舞台。(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