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0余名华裔青少年昆明学做“滇派风筝”寻根民族文化

2017年07月26日 2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昆明7月26日电 (陈静)26日,60余名来自德国、西班牙的华裔青少年在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的课堂上专心学习制作“滇派硬翅风筝”,了解传统风筝文化,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据悉,此次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云南营活动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来自德国、西班牙的华裔青少年一行67名师生将在昆明和丽江开展为期12天的交流活动,内容包括中国文化常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绘画、书法、京剧脸谱制作、滇派风筝制作、武术等课程。

  在当天的风筝课堂上,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李竞飞为小朋友们讲述了中国风筝的各大流派、历史,以及“滇派硬翅风筝”的特色、结构原理等。而小朋友们则拿起画笔,将太极、京剧脸谱等中国元素描绘在自己的风筝上,成就感十足。

  来自德国汉园杜塞尔多夫中文学校的13岁华裔少年罗昱翔告诉记者,他2岁时就随父母前往德国定居,每隔2-3年才能回中国一次,虽然通过爸爸的书本了解了中国十二生肖、云南过桥米线的历史等中国文化,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让他渴望更多知识。

  “我的妈妈就是云南人,我也是在昆明出生的,我的姨妈、外婆都在这里。每次回到中国都感到特别热闹、温馨,和德国相比,中国的食物也更加丰富多彩。”罗昱翔笑着说道,“中文以后会是一门很重要的语言,所以我在德国能学多少就尽量去学,多一门语言也就多一份工作。”

  德国汉园杜塞尔多夫中文学校校长孙晓帆介绍,把孩子送来学习中文的父母都有一份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心,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周末仍然坚持把孩子送来学校学习中文,非常不容易。孙晓帆称,“孩子们也非常喜欢此类夏令营活动,每次回国他们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深深的民族情。”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风筝课程,但就像蝴蝶效应一样,万一哪天这只会飞的滇派硬翅风筝就在西班牙或者德国的天空飞了起来,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其他国家。”李竞飞表示,为此,负责制作风筝的老手艺人陈康宁,在课程前一天把65个风筝挨个试飞了一遍,宁愿自己淋雨也要用衣服把风筝保护好,“他就是希望孩子们真的能把这些风筝带到国外,我们的文化就能实实在在地传承下来、传播出去。”(完)

【编辑:何路曼】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