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杨咏桔:拿起笔来,为中国的好时代添彩

2017年10月25日 15: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杨咏桔:拿起笔来,为中国的好时代添彩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你是我足下的一寸黄土/终究是我生命的全部归宿/一寸黄河壶口/一寸长江风流/一寸房前屋后/一寸月光与日头。”在诗作《一寸黄土》中,杨咏桔以“黄土”为喻,写下一位游子对祖籍国的眷恋。

  1980年,杨咏桔远赴法国求学,1983年到法国华文媒体《欧洲时报》工作,此后担任社长职务直至2010年退休。日前,杨咏桔出版了诗集《写在十五的月亮上》,此书汇集了她近40年的心血之作。

  “生活在海外的老华侨看到月亮都会想家,中国的许多诗歌也与月亮有关,用这个书名最能表达我的心情。”杨咏桔说,在法国生活几十年,自己没有一天不思念家乡,常常“望着月亮写诗”,以此排遣乡愁。

  杨咏桔从小便与诗歌结缘。她祖籍安徽桐城,祖上出过桐城派的文学家,父亲曾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小时候,她便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吟诵唐诗宋词。她的名字取自于屈原的《九章·橘颂》,“父亲告诉我,要学习屈原在《橘颂》这首诗里坚持的乡愁和不屈的民族精神,桔树的根要永远扎在自己的泥土里。”

  “诗歌是我最好的朋友和力量来源。”杨咏桔说,在《欧洲时报》工作初期,面临的困难很多,每当压力袭来,诗歌便成了最好的自励方式。

  她回忆,自己当时的办公室房顶有个小洞,冬天雪花会飘进来。为了报纸准时发行,大家挤在气味很大的地下室里排版,常常干到夜里三点。“报纸不印刷出来,我们就不能休息”,杨咏桔说,尽管办报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依然快乐地、坚韧地坚守着华文传媒的阵地。“拿起笔来见缝插针地写作,是我们报社许多人的爱好。”

  “我感谢诗歌这种寄情的文学形式,没有诗歌我会被西出阳关的寂寞围困,也会被万里之外的思乡之情折磨死。”杨咏桔在诗集自序中说。

  “不要认为诗歌很难,你流露出的情感就是。”长期以来,诗歌被认为是高雅的艺术,只在小圈子里流行。在杨咏桔看来,普通人成为诗人或者大家也许很难,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颗“诗心”,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

  她向记者说起了一位法国华侨的故事。

  这位在法国开餐馆的温州籍华侨,白天忙于在后厨掌勺,一身“烟火气”,可等到晚上干完活,便坐在书桌前,剥离生活的琐碎,开始写诗。

  “诗歌是最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杨咏桔说,这位华侨的诗也许不是“大作”,但他的情感却无比真诚,他用这种方式寄托着思乡之情,也在海外传递着中华文化。

  现在,72岁的杨咏桔又回到了曾日思夜想的故乡,退休后的生活却并不清闲。她仍勤于笔耕,每日除了写诗、写散文,还在微信上发“每日一图”。“让我热血沸腾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在唯一的遗憾是时间太少了,必须加紧。”

  杨咏桔感叹说,现在的中国愈加强盛,海外游子有许多肺腑之言想要表达。“我也期待着海外游子、莘莘学子拿起笔来,书写中国的光辉时代。”

  “今后还会继续放开自己,说自己想说的话,以生命最大的热情记录中国的巨大变化,这也是我们这一辈人笔下的攀登与责任。”杨咏桔说道。(完)

【编辑:李夏君】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