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投资理财:杜绝盲目消费 关键管好“心理账户”

2017年10月31日 15: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0月31日电 《香港商报》近期刊文章称,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是一位在行内有名的投资者,他所带领的基金公司所向披靡,由他操作的一只基金19年业绩大增832%。Thaler的投资特点在于善于洞悉人性,此次他所提出的行为经济学更是颠覆了传统经济学理论,让人耳目一新。

资料图:人民币。
资料图:人民币。

  文章摘编如下:

  分账消费:请不要自己骗自己

  不少理财专家一度非常提倡分账消费,这样能让消费者有一定的计划,至少在消费时懂得“止蚀”。但在Thaler的理论中,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如果有分账行为,那么有一笔钱就是会用于消费,所以只要消费在这笔“消费账”的范围内,人们就会有一种心理暗示,消费起来似乎不会那么心疼,而消费也会多了一些盲目性。

  同样,在投资股票上,很多股民即使生活拮据仍将节省的钱用于炒股,而又想反正这笔钱是做投资用途,输了也不怕。

  因此不少投资者也会有一个账户,专门为投资准备。如果投资输钱了,很多人会降低心理防备,心想反正投资有风险,这笔钱输了也没关系,造成很多散户以“赌一把”的心态持仓,错失其他投资时机。

  一杯水:五星级酒店的更甜

  如果一杯矿泉水放在五星级酒店和一般路边摊,那完全是两种效果,即使那杯水的价值是一样的。这样的想法或许造就了我们冲动性的消费观。例如:在名牌打折时,很多人都会买到失控。假设一双1000元的打折扣名牌鞋,与1000元的普通鞋子,消费者在购买普通鞋子时会左思右想,但买名牌鞋时可能会一口气买好几双。

  其实,在传统经济学中,两种鞋子的价值是同等的。只不过,因为某些心理作用,而导致购买打折的鞋时多了几分冲动。

  股票涨了:反而很心慌

  很多初级投资者刚投身股海时,跌了反倒没有很大心理压力,因为他们认为,只要不卖出,就不等于输钱。反而,股票涨了会让他们坐立难安,生怕赢得的那一点点钱会被吞噬,所以只要涨一点点就会离场,之后看股票不断向上攀升,又追悔莫及,给生活造成无限困扰。

  这种现象很难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反而是用心理学理论解释更为恰当。笔者认为,关于上述现象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多多修炼自己的内心,等待自己的心理成熟后再投资。(山幕)

【编辑:吴合琴】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