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刊飞架海内外 文学共乡愁齐飞

2018年11月16日 1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一刊飞架海内外文学共乡愁齐飞
    “时代与文学”耕读文学沙龙11月15日在福州举行,多位闽籍海外华文作家、画家齐畅叙中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中的文学与乡情。林春茵摄

  中新网福州11月16日电(记者 林春茵)“改革开放40年,对中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对世界华文文学发展产生根本性的推动力量。”《台港文学选刊》创始人之一、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杨际岚15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如是说。

  当天,杨际岚主持“时代与文学”耕读文学沙龙,多位闽籍海外华文作家、画家齐聚福州,畅叙中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中的文学与乡情。

沙龙现场。
沙龙现场。

  搭桥者

  “一百六十里这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台湾诗人余光中自年幼时第一次返乡六十多年后重返福建泉州永春“原乡行”,正是借由《台港文学选刊》举办的“海峡诗会”。诗人此行之后,“八闽之行,一尝半生夙愿。”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对台释放善意,福建率先水暖。1984年,《台港文学选刊》创刊。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亲笔撰写代发刊词《窗口和纽带》,为这份大陆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期刊定下宗旨。

  “创刊报告不到24小时就批下来了。”杨际岚回忆说,“‘闽台一家亲’的想法,大陆一以贯之。”

  台湾文学作品越海而来,为思潮正澎湃的大陆带来新鲜气息,一时洛阳纸贵。该刊介绍逾3000名台港澳及海外华文作家4000余万字的作品。,巅峰期发行量曾破42万册。杨际岚尤记得,《台港文学选刊》专辟特辑,不仅介绍余光中诗歌里的汩汩乡愁,还以7万字篇幅介绍其散文、评论和译著,令大陆读者大快朵颐。

  “海峡诗会”已满十届,余光中、洛夫、郑愁予、痖弦、席慕蓉等台湾知名诗人悉数到访。洛夫把该刊称为台海交流的“搭桥者”,余光中亦曾评价,《台港文学选刊》“令台港两地的作家有知音之感”。

台湾诗人余光中(右)自年幼时第一次返乡六十多年后重返福建泉州永春“原乡行”,正是借由《台港文学选刊》举办的“海峡诗会”。左为杨际岚。受访者供图。
台湾诗人余光中(右)自年幼时第一次返乡六十多年后重返福建泉州永春“原乡行”,正是借由《台港文学选刊》举办的“海峡诗会”。左为杨际岚。受访者供图。

  Banana Girl

  旅法闽籍画家林鸣岗的小女林琪以一册讲述新移民个体童年轶事的《Banana Girl》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年文学奖。“在新移民文学中,中外文化的冲突通过生活具体矛盾体现出来。新移民飘泊孤独的经历开阔了华语文学的视野。”林鸣岗说。

  北美华裔作家黄鹤峰小说《西雅图酋长的谶语》关注的印第安人族群,连华人作家学者亦甚少涉猎。她希望:“把‘真正的美国’讲给国人听,让中国人去了解海外真正的情况。”

  “新移民文学成就与改革开放须臾不可离。”旅美作家王兴初正计划发掘回溯美国铁路修建中被低估的华工贡献,“除关照自身移民生活外,新移民文学题材还有很大空间。”

  原乡行者

  “华文文学和水墨世界是我的精神故乡。”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朵拉如是说。

  朵拉祖籍福建泉州惠安,家庭重视中文教育。1986年,朵拉报读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她笑说,“函授学中文非常辛苦,因为热爱,就坚持下来了。”

  朵拉的文学作品被收入中国内地、美国、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学教材、中学教材,以及马来西亚当地的汉语学习教材。“每一次提笔,无论写作或画画,都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深情回顾。”

  在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登翰看来,中国改革开放40年,催发中国当代文学史发生结构性变化,“香港澳门和台湾、海外华语文学形态,使我们文学视野和经验丰富起来。”(完)

【编辑:何路曼】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