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温天气如何有效补水

2018年07月27日 15:5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高温天气如何有效补水

  豆汤里加入一点盐 果蔬中黄瓜含水量超过西瓜

  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范志红

  暑热来临,每天汗水涔涔,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以避免身体脱水。那夏天到底该多吃点什么呢?这就要考虑汗水里到底有什么了:有钠,有钾,有微量的钙和镁,有水溶性的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还有少量水溶性的含氮物,它们来源于蛋白质代谢。当然,还有大量的水分,这个成分绝对不能忘记。少量出汗时,我们几乎无需关注这些出汗损失,但如果出汗量大,就不能不考虑了。如果不补充呢?夏天就容易身体疲劳,精神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容易中暑。

  夏日补水喝豆汤最好

  若论满足以上要求的饮料,很少有比豆汤更好的选择了。比如绿豆、黑豆、扁豆煮的汤,传统用来作为夏天解暑饮料,是有道理的。

  豆类富含多种B族维生素,也富含钾。黑色、绿色、红色皮的豆子还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煮汤的时候会进入到汤里。这些成分有抗氧化作用,对应付暑热的应激状态有帮助。

  特别是绿豆皮中的成分,已经有动物实验文献证明,它们能够提高实验小鼠的抗热能力。

  不过,豆汤中没有维生素C,也没有足够的钠。不过,夏天有瓜果供应,可以得到足够的维生素C。

  三餐中有咸味食物,也可以得到钠。假如用餐时盐摄入较少,那么可以在豆汤中加入一点盐。

  过去,很多工厂夏天就给高温作业的工人喝加了少量盐的绿豆汤来解暑。除了喝饮料,日常三餐中还有菜汤和粥汤。这些食物的水分含量通常在90%以上。加了盐的菜汤能供应钠和钾,粥汤则溶出了粮食里面的B族维生素。

  去油鸡汤中的水分含量高达95%以上,它含有钾、钠元素和多种B族维生素,还有水溶性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也有利于振奋暑热时低落的食欲,其实真的很适合在夏天喝呢。

  注意:无论豆汤、菜汤还是鸡汤,只需少量盐,淡淡一点咸味就行了,渗透压高了是不利于补水的。

  果蔬也能补水补营养

  不过,仅仅靠饮料还不够,日常饮食中的果蔬也是很好的补水、补营养来源。

  人们往往想不到果蔬中的水有多么丰富。来看看蔬菜中的水分含量吧:黄瓜95.8%,小油菜94.6%,番茄94.4%,白萝卜93.4%。

  即便是看起来不太水灵的蔬菜,其中水分含量也非常可观,比如菜花是92.4%,豆角是90%。

  不过,那些含有淀粉的蔬菜,水分就稍微低一点儿,比如荸荠83.6%,藕80.5%,土豆79.8%。这是因为淀粉抢了一部分重量份额。

  水果呢,因为含有糖分,水分含量普遍低于没淀粉的蔬菜,不过,数量也相当可观了:西瓜93.3%,草莓91.3%,鸭梨88.3%,橙子87.4%,富士苹果86.9%,桑葚83.7%,猕猴桃83.4%。香蕉因为含有淀粉和糖,水分含量只有75.8%。有欧洲研究发现,那些吃果蔬最多的人,身体缺水的可能性最小。这是因为,白水中的水分吸收速度快,排出身体也快;而果蔬的水分储藏在细胞里,它们在咀嚼和消化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水分和营养,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身体的水分供应。

  同时,果蔬中含有丰富的钾、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这些都对解暑有所帮助。缺乏它们的时候,人会更容易中暑。

  提醒

  这几种“水货”不能少

  最后还不能忘记另外一些高水分食物——牛奶、酸奶和豆浆。牛奶的水分含量约为88%(其中有3%多点的蛋白质,3%多点的脂肪,还有不到5%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矿物质,干货共计12%)。

  酸奶比牛奶多加了点糖,水分含量大约是83%。

  豆浆呢,就要看放多少豆子了。

  如果1倍黄豆(黑豆更好)加20倍的水,打成豆浆之后,水分含量大约是95%。如果多加豆子水分就低一些。

  酸奶和凉豆浆尤其适合夏天饮用。它们既口感清凉,又能补充夏天出汗损失的多种B族维生素和钾,还能弥补用餐时减少肉食所欠缺的蛋白质。

  如果家里的小朋友最近胃口不好,用餐时蛋白质食物的食量下降,让他或她在餐间喝些酸奶或豆浆,是个比较轻松的方法。

  那么,如果是主食吃的数量减少怎么办?就在打豆浆的时候减点大豆,加些杂粮好啦。这种豆子杂粮糊糊当成两餐之间的加餐非常好,老人孩子都适宜。

  只是要注意,因为它们营养好,所以更容易被细菌盯上,所以一旦凉到不烫手,就要把喝不完的部分赶紧装盒放入冰箱,不能在室温放几个小时。

【编辑:董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