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专家自主研发出廉价高效的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新手段

2018年08月03日 16: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国专家自主研发出廉价高效的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新手段
    第八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3日召开。 叶佳琪 摄

  中新网上海8月3日电 (陈静袁蕙芸)在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排位“名列前茅”。记者3日获悉,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及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房静远教授研究团队成功找到了新的与早期结直肠发生发展相关的肠道定植菌——共生梭菌。高效价廉的共生梭菌检测有望成为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新手段。

  研究人员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证明了共生梭菌是高效的早期诊断大肠癌的生物标志物,其对于早期大肠癌的诊断效力高于常规的粪便隐血和血清肿瘤指标。

调节肠菌或影响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成为与会专家的一致共识。 叶佳琪 摄
调节肠菌或影响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成为与会专家的一致共识。 叶佳琪 摄

  据介绍,这个新发现高效且价廉,可作为潜在的无创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新手段。相应的方法及手段均为房静远团队独立设计研发,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据透露,目前相关临床转化事宜正在积极实施中,预计3年内投入临床使用。

  第八届上海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3日召开,800余位海内外专家聚首申城,就国内外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据悉,上海国际消化病学学术大会(SICG)于1988年创办,是中国消化学界创办最早的国际性会议之一。

  大会上,调节肠菌或影响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成为此间专家的一致共识。据悉,近年来的很多研究数据已证实了肠道菌群和大肠肿瘤的关系。房静远接受采访时说,人类肠道大肠杆菌是大肠癌发生的辅助因素,大肠杆菌的数量与大肠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因此,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构成的肠微生态或可用于大肠癌的筛查。

  这位专家指出,未来,肠道微生态将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帮手:例如,特异性肠菌可在未来的临床中预警大肠肿瘤的高危人群、预测转归、成为预防靶点,在治疗过程中,还可纠正或补充特异性肠菌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