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温下申城患者骤增 医护练就“特殊本领”成“超人”

2018年08月07日 16: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高温下申城患者骤增医护练就“特殊本领”成“超人”
    今年的冬病夏治就诊人次比去年增幅达20%左右。 芊烨 摄

  中新网上海8月7日电 题:高温下申城患者骤增 医护练就“特殊本领”成“超人”

  记者陈静

  连日高温中的上海骄阳似火,烈日灼心。此间各级医院的服务量也同气温一起大幅攀升。上海市卫生计生委7日披露,10多家医院日门急诊量连续超过1万人次,普遍较去年同期上升10%左右。迎战高温,不喝水不上厕所、吃饭在10分钟以内;早晚延一延、中午练一练……医生们练就了特殊本领,成为“superman”。

  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披露,近期,仁济医院、中山医院、新华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单日峰值均达1.6万人次左右;推出中医特色门诊的龙华医院,最高门诊量更超过1.7万人次。

家庭医生们冒着酷暑,走街串巷为老年签约患者进行体检和慢病随访。 芊烨 摄
家庭医生们冒着酷暑,走街串巷为老年签约患者进行体检和慢病随访。 芊烨 摄

  热浪席卷下,首当其冲承受压力的是各大医院的急诊科。在中山医院,记者了解到,连日来,抢救室和大厅区域每日约有120位病患。工作10年的抢救班护士单明敏告诉记者:“每个病患每天至少输液三瓶,护士每日需配备的输液袋就接近400袋。”

  在急诊科大楼二楼,新改造的输液室最多可容纳180名患者。单明敏说:“天气一热,就诊人数增多,下午和晚上,输液大厅人满为患。”这位护士说,来此就诊的多是相对危重病人,医护人员常在抢救成功后,衣衫全部湿透了。

  急诊科医生邓至告诉记者,从早晨7点半到中午12点,他接诊了20多位病患。他说,炎热的天气中,上年纪者就容易不舒服,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患者就诊人数持续增加,一天看50几个病人是家常便饭。据悉,入伏首日,抢救室就接诊了25个危重病人。

  忙碌中,邓至等医生们练就了一项特殊技能——上午不喝水、不上厕所。邓至告诉记者,为了不耽误病人问诊,他吃顿午饭也只用7分钟。在记者采访的多家医院,医生们的午饭时间无出10分钟者。

  下午2点钟左右,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记者在儿童医学中心采访时看到,该院血液肿瘤科主任沈树红刚结束上午门诊患者的诊治,走出诊室,还来不及喝一口水,就被住院患者围住。医护随即商量患者后续移植方案。在该院心内科,该科室主任李奋告诉记者,高温期间,他曾从上午8点半持续工作至次日凌晨2点,诊断、治疗、手术马不停蹄。

上海10多家医院日门急诊量连续超过1万人次,普遍较去年同期上升10%左右。 芊烨 摄
上海10多家医院日门急诊量连续超过1万人次,普遍较去年同期上升10%左右。 芊烨 摄

  在岳阳医院,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冬病夏治就诊人次比去年增幅达20%左右。医院方面告诉记者,入伏以来,每日冬病夏治敷贴门诊量近2000人次。据统计,该院儿科敷贴自6月25日开展至今已为1.8万余人次患儿治疗。

  孕妈妈也是高温中的“脆弱”人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入7月后,急诊就诊人数较上月上升11.5%,分娩量上升13.8%,为了缓解准妈妈们的焦虑,医院推出了一系列生理和心里疏导措施。

  另据了解,随着医联体建设日益加快,上海家庭医生“1+1+1”签约比例稳步提高。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来了就诊高峰。同时,家庭医生们冒着酷暑,走街串巷为老年签约患者进行体检和慢病随访。

  在嘉定区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推出弹性工作制,方便患者就诊。陆丞丞医生告诉记者,她将上班时间一再提早,“早晚延一延,中午练一练”已成为习惯,为的就是避免病人等候时间过长和治疗延误等。

  据了解,申城“烧烤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方面表示,高温天带来的就医变化尚未完全呈现出来。未来一段日子,门急诊人数可能还会增加。(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