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龙一号”机组穹顶吊装 中国从核大国迈向核强国

2017年06月23日 09:33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 

  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工程

  5月底,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提前15天完成“加冠礼”,这也是全球唯一按计划进度建设的三代压水堆实现穹顶吊装,有望打破“首堆必拖”的魔咒。

  “中国核电是‘三十而立’。”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1985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我国核电发展日新月异,最近5年来更是突飞猛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核工业链。”

  在这条长长的核工业链上,“华龙一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华龙一号”的研发建设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跻身先进核电技术行列;也是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4年8月,一场评审会对进一步推进“华龙一号”国内落地和国外市场开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评审会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牵头,43位院士专家在对“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进行评审后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是目前国内可以出口的自主品牌的核电机型。

  这次评审会,意味着历经30多年自主研发,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合作开发的“华龙一号”得到了国家权威认可。

  “有了‘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走出去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于国、于民、于能源发展,都是意义重大。”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评审会上说。

  2015年5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项目在福清开工,不久,“华龙一号”被老牌核电强国英国市场接受,成功引领我国核电跻身世界核电第一阵营。

  为了让我国核电走向世界,2016年,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共同出资的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30年前,法国和英国联合为我国建设大陆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业核电站时,我国连核电站的地板砖、电话线、水泥都要从国外进口。

  如今,我国已与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华龙一号”海外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两台核电机组已落地建设,此外中核集团还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协议,计划2020年在阿根廷开工建设一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机组。由中方投资建设的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主体工程也已经正式动工。据了解,全世界有超过70个国家已经和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到2030年计划新建机组将超过200台。

  “‘华龙一号’设备共计6万多台套,生产、配套、组装涉及上海、四川等28个省市、53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参与了项目研制和建设。”俞培根介绍,“华龙一号”的装备国产化率可达85%以上。他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我们在国际上已经出口的核电机组来看,每一台核电机组可直接带动的产值大概在300亿人民币左右,相当于30万辆汽车的出口价值,如果考虑到天然铀、核燃料、运维、退役等全产业链的贡献,以60年计,单台机组全寿期直接带动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

  俞培根特别提到,在开展示范工程建设的同时,中核集团充分利用设计信息平台和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将示范工程首台机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汇总形成设计领域的大数据,不仅向设备制造方和工程建设方沟通反馈,还传递给后续核电项目,这为“华龙一号”核电项目标准化设计、批量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日报北京6月22日电)

【编辑:刘郁菁】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