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征11号大推力固体运载动力预研自2005年开始

2015年09月25日 15:13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 

  他们,为固体动力发展默默耕耘

  ——记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型号研制团队事迹

  2015年9月25日,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4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十一号的首飞,使我国具备快速发射卫星的能力。八年磨一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长期以来研制团队的默默付出。

  张士林,一位在航天科研管理岗位默默奋斗了一辈子的航天老将,临危受命担任该型号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总指挥,雷厉风行的作风,干任何事都考虑的十分到位,研制各项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跟张总一起干活心里舒坦、有底”,研制团队的成员都喜欢和他一起工作。型号成功之时,也是他即将退休之际,也为他职业生涯最高峰划了一个句号。

  该型号发动机总设计师王建儒,从2005年开始,就致力于固体运载动力技术方面的预先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完成了多项固体运载动力技术的立项论证和研究工作。此后,他担任大推力固体发动机主任研究师,负责完成我国首台大推力固体发动机的设计、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工作,并圆满完成了地面热试车,实现了我国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的实质性突破,填补我国大推力固体运载发动机的技术空白,有力推动了该型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的国家立项。

  赵东民是型号的四级发动机总体设计师,干起活来比年轻人还拼。从去年底开始,没日没夜地做方案、计算分析,进入了“疯狂加班模式”,有时候直接在办公室通宵伏案计算一夜。“赵师傅一直有些不舒服,不能过度劳累,可每次任务一来他就什么都不顾了。这次住院,还是他硬抗了几天,实在受不了才住进去。” 提到他的故事,团队里的年轻人们满脸敬佩地“点赞不停”。住院期间,听说发动机交付时出现了问题,躺在病床上的赵东民心急如焚,一个个电话不停地打给现场询问、沟通,最后还是没忍住,拔下针就急急忙忙开车赶回厂房。事后他说,这是他负责的东西,还是自己最清楚最熟悉,出了问题得亲自解决才安心。

  大尺寸薄壁壳体热处理难度大、质量及尺寸精度控制难,为确保产品设计、成型一次成功,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付出着、也牺牲着。年轻设计师张卓勋,为掌握更深入的掌握最直接的工艺知识,坚持到装药厂生产一线学习、跟产达三个月。本和女友定好了去年结婚的他,婚期却撞上了产品验收,为了全力以赴保证交付顺利,年轻小伙回家做了女友的思想工作,硬是将婚礼推迟了近半年。今年五月刚办完婚礼,在家老家没待两天,又马不停蹄回到单位投入工作。妻子怀孕,而他正处在最忙的时期,难以好好照顾,八月份,又踏上了去靶场的路,对妻子的亏欠只能埋在心里。

  壳体最长,喷管最大,进度最紧,柔性接头超大,面对“三最一超”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产品研制加工中的技术难题,四院大胆创新,首次采用车、铣、镗复合加工模式,使无超深地坑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一次采用100T旋压机进行立式旋压,旋出长度符合壳体研制要求的圆筒,实现了大型超长圆筒旋压的新突破。柔性接头采取数控加工,实现了超大法兰、增强件的数控成型,实现了该领域加工技术的新突破。

  该型号生产准备时间、生产周期创新纪录,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适当改造后方能满足装药总装要求。清理组的员工戏称这个“大家伙”是个时光机,“灰里来,沙里去”地清理废砂,进去的时候青丝髯髯,出来的时候已是“白发鬓鬓”。在对头尾进行喷砂时,为了保证良好的喷砂质量,操作人员需要6次进入壳体内部,头部调3次枪杆,尾部调3次枪杆,在那燥热和粉尘的空间内,每拧一次螺栓都会令人大汗淋漓,汗水混着粉尘,塑造了一个个“泥人”。喷砂结束后清理工作更是一项大工程,他们手持压缩空气管进入壳体内,粉尘四溢,一场“龙卷风”吹得伸手不见五指。“龙卷风”过后,大家还要用溶剂为这个“巨无霸”洗个澡,干干净净地才能转运下工序。

  2013年3月,发动机燃烧室开始进行保温试验,但该型号发动机的尺寸特别大、重量特别大、保温时间特别长,发动机吊装转运的安全问题特别引人关注。保温组全体人员“倾巢”出动,精心计划,密切配合,将这位“贵宾”安安全全请进“家”。在发动机转入地面试验试车台安装期间,时值冬季,为保证发动机某些特殊的零部件能正常工作,大型号发动机就得有大型号的外衣来取暖。为了给这位贵客穿上暖和的外衣,保温组的女同志不论活的轻重与男同志一起忙前忙后,为该发动机支好了保温帐篷,还为其加急定做了配套的台体保温系统。

  前方靶场发射场的队员辛苦,在家的设计师们同样压力巨大。发射靶场传来的一切临时性技术问题,都靠他们几个人解决。贺向东、魏坤龙两个年轻小伙每天守在办公室,前方传过来的任务都是特别急、特别紧,很多时候出问题的地方并不是他们负责的东西,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解决,他们就马不停蹄地查阅资料、请教专家、重建模型。最紧张的时候,一两天内一口气画完几百万个网格,及时把最准确的方案反馈给前方。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