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军改革持续试错与纠错不动摇 曾盲目照抄美军

2015年10月16日 09: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 

  5月7日,俄罗斯莫斯科,俄军RS-24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亮相胜利日红场阅兵彩排。“新面貌”军事改革完成后,俄军进入更新武器装备,磨合新型指挥体制,快速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全面检验改革成果的关键阶段。

  当前,俄军“新面貌”军事改革的后续效应正在持续发酵,按照《2020年前俄联邦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构想》的要求,俄军如今已进入更新武器装备,磨合新型指挥体制,快速提升联合作战能力,全面检验改革成果的关键阶段。

  为适应战略安全环境的新变化,实现“复兴俄罗斯”的战略目标,着力解决两次车臣战争及俄格冲突中在作战、指挥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俄军于2008年9月启动了以“重塑军队新面貌”为目标的新一轮军事改革。

  俄军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军队规模结构、指挥体制、部队编制、官兵比例等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将俄军打造成为一支“指挥顺畅、结构合理、机动灵活、能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新型军队”。此次改革历经三年半时间,于2012年3月正式宣告结束。

  此次“新面貌”军事改革,被认为是俄军自组建以来最彻底、内容最广泛、成效最为显著的一次军事改革。通过改革根除了苏联时期国防领域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消除制约未来俄军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军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精简员额,打造“精干、高效”部队

  俄格冲突后,俄军在作战指挥中暴露出的问题引发军政高层对部队建设的深刻反思,虽然俄军仅用5天时间就粉碎了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的攻势行动,但在这场被称为是“大象对蚂蚁”的冲突中,俄军并没有体现出一支强大军队应展示出的作战能力。究其原因,俄军认为,当前俄罗斯规模庞大的军队数量与战斗能力严重不符,就连俄前总参谋长马卡罗夫也不得不承认,在俄格冲突时,整个俄军只有不到20%的部队可以遂行作战任务。

  同时,俄军也发现信息化战争对军队的要求是精干化,这与冷战时期追求军队的数量规模大不相同。英国简氏公司出台的报告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潜心研究冷战式的战争场景,重点是打造一支可部署压倒性火力优势的庞大军队,而对于建立一支数量规模小、作战能力强且机动灵活的部队缺乏兴趣。”

  鉴于此,俄军在“新面貌”改革中,将“空架子”和非战斗性质的部队作为重点,采取撤、并、改相结合的方式,大规模精简军队员额。军官数量削减到了22万;陆军部队数量锐减至172个;其他军兵种也进行了相应的“瘦身”;军事院校由160余所缩减到60所。通过裁撤,俄军的总数量降至100万人,作战部队装备满编率达到100%、人员满编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

  在精简军队员额过程中,俄军采取多法并举的方式,这被认为是俄军“新面貌”改革的一大“亮点”。俄军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政策,而是将从缺编严重、技术装备落后的部队裁减下来的人员,择优充实到各一线作战部队当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战斗力。此外,俄军还将一些非战斗岗位的军官转成文职人员,将一些高级将领划归地方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专业人才的过度流失。

  但俄军在精简军队员额的决策上也存在一些偏差,出现了人员先裁后补的现象。改革中,为实现军官比例15%的目标,俄军大幅裁减军官,而没有考虑到作战部队专业士官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承担军官职能的问题,致使改革陷入混乱。为此,俄军不得不重新增加7万个军官的编制,但已被裁撤的军官不愿再回来服役,俄军方只好采取高薪聘任的方式,在当时俄罗斯经济本来就吃紧的情况下,无形中增加了国防经费的负担,一度为改革蒙上了阴影。

  组建联合战略司令部,提升联合作战能力

  俄军在总结俄格冲突的经验教训时认为,指挥体系繁复、联合作战能力欠缺是制约俄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俄军“新面貌”军事改革在重新划分国防部与总参谋部职能基础上,将原有的六个军区调整合并为主要战略方向的四大军区。每个军区负责管理和指挥辖区内所属的作战力量。并以军区指挥机关为基础组建了联合战略司令部,平时负责辖区内各部队的联合训练、作战、演习和保障工作;战时负责指挥辖区内的联合作战行动。从而建立了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联合战略司令部三级联合作战指挥体系。

  俄罗斯实施军区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俄罗斯崛起兴盛、对外扩张,再到在民族危亡时刻抵御外来侵略,取得两次卫国战争胜利的各个历史阶段,军区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区制之所以在俄罗斯能够延续千年兴盛不衰,是与俄罗斯国情、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战争形态相对简单落后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

  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按照军事行政区和军种区分作战任务的体制已不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俄格冲突期间,俄军北高加索军区指挥官就因无法有效指挥战区内三军实施联合作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充分暴露了俄军因体制编制的不合理、不能有效实施联合作战的问题,这也是俄军政高层力排众议组建联合战略司令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联合战略司令部的建立,解决了长期以来俄军存在的指挥职能交叉、军兵种不能有效融合等问题,进一步强化了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意识,理顺了联合作战的指挥关系,促进了俄军联合作战能力的整体提升。

  但俄罗斯军事改革历来存在“大胆激进”的现象,在建立联合战略司令部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建立联合战略司令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挥辖区内部队遂行联合作战,但由于过于“激进”,改革后俄军发现与联合战略司令部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人员队伍及相应的武器装备储备不足,难以支撑联合战略司令部职能的发挥,近年来的一些试验性演习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此外,早已习惯指挥单一陆军作战的指挥员,缺乏海、空军作战理论的学习和积累,不能对联合作战实施指挥。以上问题直接导致联合战略司令部在组建后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发挥应有效能。

  师团制改为旅营制,提高指挥作战效能

  在“新面貌”改革之前,俄军一直沿用苏军立足打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师团编制。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这种编制显得过于笨重。在俄格冲突中,作战部队由于重型装备多,出现了先遣分队己进入南奥塞梯,而“尾巴”还留在弗拉季高加索的现象。为此,俄军认为部队的编制必须要向更为灵活的方向发展。

  而反观编制、装备都较为简单轻便的空降兵,在俄格冲突中能够轻易地被投送到各种复杂地域,并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这更加坚定了俄军改革部队编制的决心。

  在“新面貌”改革中,俄军将陆军基本作战单位由师改为旅,海空军分别改编和成立战役司令部。调整后,军区内部指挥体制由军区—军—师—团四级转变为军区—集团军—旅三级。改革后的俄军不仅具有了全新的指挥框架,提升了指挥效能,而且新组建的旅级部队,具备了较强的灵活性、合成性,能够遂行快速机动作战任务。

  在改革过程中,俄军也暴露出指导思想不明确、脱离实际照搬照抄美军等问题。改革初期,为配合“师改旅”的转型,俄军首先撤销了集团军,取而代之的是新组建的“战役司令部”。但俄军对“战役司令部”的职能定位有些模糊,认为“战役司令部”平时不负责下辖部队的管理和作战训练,只在战时承担指挥任务。俄军经过多次演习验证发现,这种平时独立而又悬空的指挥机构与俄军的作战实际严重不符。因此,俄军又恢复了集团军的编制。这种“试错性”的改革不仅浪费大量财力、物力,而且还极大地延误了改革的进程。此外,俄军的改革带有明显模仿甚至“拷贝”美军“模块化”转型的印记,没有体现出俄军的自主创新性。

  “新面貌”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教训,虽然只是俄军20年改革的部分缩影,“复兴俄罗斯”的战略也只是实现了阶段性目标,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可以预见的是,俄罗斯民族善于“试错”和“纠错”的精神,必将引领俄军将改革进行到底。正如前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说的那样,改革将“毫不动摇,继续前行”。

  (作者张玥 单位: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