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一箭20星”:演练超低温燃料加注险爆炸(2) 查看下一页

2015年10月20日 09:36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动力系统的质量卫士

  张枫,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三级军士长,荣立一等功一次。

  初秋,晋西北高原发射场,22米多的高空作业车上,三级军士长张枫双手紧握液氧加泄连接器,他的任务就是把这个40多斤重的“大家伙”,一次成功对接到火箭二级贮箱上。

  此时的风速接近9米每秒,高空对接犹如船上打靶。张枫竭力控制身体,但连接器始终在对接口徘徊,只见他屏住呼吸,双眉紧锁,觉察到晃动规律的一霎那,身体顺势前倾,双手果断出击,用力将连接器推向接口,一声清脆的卡锁声,让张枫心里顿感踏实。

  “进行管路加气。”

  “管路已加气。”

  “进行密闭性检测。”

  “塞尺检测,间隙0.04毫米,达到标准要求。”张枫一边操作,一边通过调度向阵地指挥报告。

  “连接器对接完毕。”张枫显得很放松,亮出那招牌式的“眯眼笑”。

  走下高空车,他胸有成竹地说:“这个连接器除了加注液氧的主管路外,内部还嵌有13根气体管路,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在控制中心按个按钮,就能实现吹除、气封、阀门开闭等功能,类似这样的管路还有70多根,共同构成火箭的动力系统。形象地讲,我们动力系统其实玩的是‘气路’”!

  比较来说,常规火箭任务,一次只要连接120多根软管,而新型火箭则要连接1400多根软管,仅这项工作量就翻了10倍。而要想“玩转”这些“气路”,没有两把刷子还真是不行。

  张枫肯动脑子、肯下功夫,先是沿着每条管路“跑图画图”,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做到管路功能“一口清”;而后逐条管路进行连接正确性确认、洁净度确认、气密性检查,直到所有管路状态都达到完好。

  发射零日,最后的实战考验来临。由于新型火箭首次采用液氧煤油两种燃料进行一二级助推,尤其是面对-180℃的液氧加注,大家心里都有些紧张,但张枫却依然有说有笑。

  中心发射测试站站长杨永忠关切地问他:“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放心吧,没有问题,保证万无一失。”他的回答铿锵有力。

  话虽如此,张枫却没有忘记他的职责,不敢有丝毫懈怠。发射前2小时,他迅速穿戴好特制的低温防护服,按照预案,一如往常地走向他的操作岗位。毋庸置疑,那一定是最靠前、最危险的岗位,因为那里距离火箭最近,因为那里最容易发生险情。

  夜幕下,张枫努力睁大双眼、盯紧火箭,时刻准备着冲锋向前……

  把岗位当作战位

  ■张 枫

  起初本想当个野战兵,每天摸爬滚打、枪林弹雨,好不威风;可如今当了17年的技术兵,愈发感觉到技术兵的责任也很重大。我的岗位虽然很普通,却连着航天事业。我的工作虽然很简单,却关系试验成败。把岗位当作战位,把试验当作打仗,这是我应该做到,也必须做好的。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